前有狼,後有虎。

趙括突然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望著好似從四面八方而來的秦軍,隨後便做出了判斷,他一咬牙道:“諸位將士,還請隨我一道,全力進攻王賁大軍,以通我軍與邯鄲通道。”

趙軍將士此時也遭突來的秦軍,嚇得六神無主,只管趙括說甚應甚。聞言,俱是拿起手中的武器,欲從王賁所在處,殺出一條血路來。

只是趙括在匆忙之間,忘記了一件事。

一件致命趙軍無力迎戰的大事。

在趙軍丟棄重甲器械之時,秦軍卻從不曾放棄,且趙軍放棄守城之時,秦軍一直在修築壁壘。如今已是大成。

突破秦軍包圍,首先就要衝出這個壁壘。

可是在趙括安排趙軍衝破壁壘之時,方才想起了一個,讓他忽略了的事。趙軍至此時,已和秦軍戰了多日,人馬皆已疲憊。

拿起手中的武器之時,已有幾分軟綿無力,如何能抵得過精神正好的秦國鐵騎大軍,還在四面團團圍攏過來的秦軍。

趙括趕緊變換,一面讓軍士作防守,一面教軍士朝著一處,拼命突圍。因為趙括明白,再不能衝出去,等待他們的只剩下了:圍剿與判降。

只是讓他們束手就擒,也絕非一件易事。

此時秦文謹已帶著大軍前來,與王翦正在說道此事。

秦文謹站在遠處高地,望向底下峽谷中的趙括,以及趙國的大軍。他道:“王老將軍,趙人與秦人同樣有血性,此時不宜過激。只要嚴防死守住,各處通道,即可。”

王翦幾乎是瞬間便明白過來,秦文謹的用意何在。

此時的趙軍雖有幾分疲乏,可一身氣力尚在,且不屈的意志亦在。趙軍此時只有一條,衝出去才有活命的可能,而秦軍只需要死守即可。

即便趙軍如今比之從前弱上幾分,餘威猶存也。最要緊的是,秦軍此時無需如同趙軍,需要拼了性命,方才有突破重圍的可能。

兩軍相逢,拼的便是雙方的實力,可若是實力相差亦不甚多時,便是拼的是血性。一支拼命與一支不拼命的軍隊,下場與結果,可想而知也。

秦軍雖是當世最強,可若是為了出兵一國,將秦軍的精兵盡調於此,秦軍無異於自取滅亡也,周遭虎視眈眈的非是一國兩國可計的。

秦昭世前回所言的舉秦國之力,只是一切糧草輜重先緊著,在長平處的秦軍,並非是不管不顧他處也。

即便眼前的趙國,與秦國似有血海深仇,可同樣的,哪國不是與秦國有仇,豈能盡數相報?且反過來說,哪一國與秦國,又無仇怨?

六國之間,數千百年來,又豈能毫無嫌隙。

不過是當下大勢所趨,秦國與六國不甚合得來罷了。若當真沒了秦國,也不見得六國能安然相處,當會有下一個秦國的存在。

距離如今最近的的五國霸主,到如今的七國割據,便是最好的證據。

天下大勢,如同水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