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傳信的軍士,顯然遇見了急事,急急來報。且傳信的兵卒似乎受了極重的傷,渾身浸染在血色裡。

接報的軍士也有些慌亂,只怕是哪裡生亂了,因為這樣的情形一點兒也不陌生。著同僚在此看守,軍士將傳信的軍士,扶著一道前往尋營中的上將軍。

幸而換來的上將軍,是一位志氣十分高昂的少年將軍。並不耽於玩樂,來了軍中幾日,大刀闊斧的動過防守之外,便是成日的守在將軍幕府。

這也教人看不清趙括究竟意欲何為,廉頗為何被換掉,秦趙兩軍皆知,只因廉頗據守,畏懼秦軍的威名也。

如今來的這位,則是秦軍所畏懼的將軍。

奇怪的是,來這幾日,趙括並無立時出兵的打算,依舊據守在長平城中。

若是如此,換將的意義究竟在何處?此事,乃是如今趙**中上下共同的疑問,亦是諸位將領對趙括不滿的原因之一。

扶著傳信軍士進幕府的軍士,明顯有些嚇著了。幕府中的座無虛席,周遭都坐滿了人。那些個將領見人進來,齊齊轉頭過來。

手中扶著一人的軍士,本是嚇得倒退一步,奈何手中還有一人,壓根兒退不了。那傳信的軍士眼中只瞧見了主位上的趙括。

原來今日正好是約定的三日之期,見秦軍毫無動靜,俱是來尋趙括要個說法,要說法還是輕的,諸將一道來,甚至有興師問罪的意味。

其中有些人早看趙括不順眼了,這人何德何能,能得了上將軍的爵位,還是有單純憂心趙國長平未來的,如此年輕的將領,何堪重用也。

抱著各種各樣複雜的心思,齊聚在這將軍幕府中。

趙括正要告知諸位將領,他的應對法子,正好見兩人相扶進來,趙括的直覺告知於他,此時來報的,定是秦軍有了大的動作。

傳信的軍士見趙括注意到他,藉著同僚的力道,虛弱的前行了幾步,道:“上將軍,秦軍來犯我西營地。”

豁的一聲兒,在坐的將領中有人瞬間起身,死死盯著傳信的軍士,追問道:“將你方才的話再說一次。”

眾人聞聲望去,正是那位蔣姓將領,西營地份屬其人手中,無怪乎如此緊張。

傳信的軍士嚇了一跳,顯得更加的虛弱了,見趙括點了頭,只得又說了一遍,甚至又加了一句:“不止西營地,就連著東營,同樣受到了進攻。”

這下不止一人坐不住了,那位魯姓的將領亦是霎那間站起了身,無三日前的儒雅風度。

二人不敢再此多多逗留,問清了領軍之人,正是王翦,心中對其作戰之法,有了一定的瞭解,也不求趙括為他們增兵,匆匆便離去。

若是自已的麾下出了問題,日後如何在趙括的面前立足。帶著這份雄心壯志,魯、蔣兩位將領,帶走了東西兩營的將領。

趙括也不阻攔,眼下抗敵要緊。

著人帶傳信的軍士下去安頓,幕府又恢復先前的模樣,除去空空蕩蕩的位置,還有就是先前慷慨陳詞的諸位將領。

此時一個個的,麵皮漲得通紅。如同被人扼住了喉嚨,張著嘴,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又如同被人一記重錘,錘在胸口,悶得十分的難受。

趙括雖說年歲輕,有年輕人的衝勁,可並非是那等無容之量的人,軍中排擠,乃是常事,計較起來並無甚意義。

並無甚痛打落水狗的心思,起身步出幕府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