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二章:永珍橫生,一人從之(二九)(第1/2頁)
章節報錯
孤竹縣
關於孤竹縣中的孤竹二字,古書上常常寫作觚竹。《爾雅》中曾明確做過介紹“觚竹、北戶、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
孤竹縣的原身乃是上古商朝的同宗族血親的分屬之國,乃至於周國之時,見其日漸強大,遂起了防備之心。
周朝在其西部一手建立起了如今的洛國來,上古周國滅亡之後,洛國逐漸蠶食孤竹國。
還未完全吞食,有一回山戎出兵洛國,洛國向齊國求救,當時的五霸之一,齊小白出兵相救,出兵伐山戎之,“北伐山戎,刜令支,斬孤竹而南歸”,至此,“孤竹國”鮮見史書記載。
幾轉輾轉,孤竹國又落回了洛國手中,其來歷便有數個版本,各不一也。
譬如其一有人言乃是因其國度,竹子稀少之故。然其地非常適宜竹子生長,因此此說法不通於俗也;
其二則有人言,孤竹又作“觚竹”乃是有其寓意所在,觚是青銅製的酒器,竹指記事的簡牘。孤竹一名,或許指的是孤竹國內貴族的生活。然書寫之器具與喝酒的器觚,與國事毫不相干,做為國名的寓意,過於瞎扯也;
其三則是偏於神話了,更為不現實,指的是孤竹最早之時,不是孤竹之名,而是其他的名字,言其當時的統治者,名姓便是孤竹,孤竹有一回面臨著滅亡的危險,孤竹君便挺身而出,救了孤竹國,後人為了紀念於他,便以孤竹為國名;
其四較之通俗的版本,流傳於世,有人認為,孤竹一詞,指的是孤竹國,乃是文華盛地,因當時上古商朝及周朝中,最為有名的便是孤竹國。
且當時上古商朝滅亡之時,孤竹國的兩位王公子,拒食周之食粟,躲進了首陽山中,采薇而食,遭一採之女遇見,道“薇亦是周粟也。”
乃至後來,二人連薇也不再採食。天上的神仙不忍見二人餓死,便派了神鹿前去救濟二人,二人同樣拒食,生生餓死在山頭。
便是後世的聖賢之人,伯夷、叔齊是也。
由此可見孤竹縣盛產大才之人也。
夤夜時分,孤竹縣中一家無名小酒鋪裡,一人喝得醉熏熏的。
酒鋪掌櫃愁得不知如何是好,將人抬出去罷,那賒欠了多次的酒錢,誰人能幫著結了?若是不抬出去罷,豈非便宜了此人,合著還免費讓人在他的酒鋪裡住下了。
好在過了一會兒,便無須掌櫃再愁了。
本來醉得迷迷糊糊的人,忽然之間,立了起來。以為人清醒了,掌櫃欲上前收債,卻發現此人在原地瞎轉悠,甚至踩著一隻空酒壺,險些摔得四腳朝天,幸得此人腰肢有勁,堪堪穩住了。
輔一坐定,窗欞聞聲而破。但見小酒鋪四面八方,個個黑衣蒙面人,一躍而進,將酒醉之人,團團圍住。
掌櫃的趕緊跑回了櫃檯處,瑟縮在後面。半晌無動靜,掌櫃的壯著膽子,撐起頭來,偷瞞了一眼,止一眼,便嚇得他魂飛魄散。亦教他終身難忘也。
黑衣蒙面之人,見被圍住的人並未瞧見他們,遂將包圍的圈子逐漸縮小。
快要接近之時,眾人緊握手中早已出鞘的長劍,一擁而上。
酒醉之人,在其中則是左搖右晃,竟無一人能傷到他。
掌櫃後知後覺的明白,方才那腰肢哪裡是有勁,分明便是武林高手,暗中一揩汗幸好並未得罪過此人,否則如今哪裡有他的存在。
接下來的場景,應徵了掌櫃的揣測,攻擊半晌未見結果的眾人,漸漸心急,出現了紕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