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王代雖然不肯更換韓國的禮數,可是其他國度的也是有所耳聞,亦親眼見過。不過是不屑與諸國同流罷。

此時見蘇季如此‘有禮’,心下自是訝然,轉念想到蘇季的生養地,旋即釋然,且對於蘇季的守禮十分滿意。

而在與韓王代的談話中,蘇季也一直謹守著上古周禮。未曾惹韓王代一絲不快。

更有甚者,來訪的蘇季見著同在政事廳中的韓愍、鄭旦二人。也不曾揭穿二人受秦國利用之事。而是以秦國出兵魏國一事,引入正題,緩緩道明來意。

他問道韓王代:“不知韓王對秦國此次出兵魏國,可有何看法?”

韓王代摸不準蘇季的來意,按理來說,秦國、魏國皆與他趙國無關,這趙王盍遣了蘇季,意圖不明啊。

如今年紀愈發大的韓王代,垂眸掩去渾濁雙目中的一絲精明。

他道:“秦、魏二國與我韓國隔得最近,近來又無甚紛爭,這教本王能有何看法?”

韓王代的言下之意,兩不相幫,便是韓國最好的看法。只不過這可不是蘇季來韓國要做的事。遂問道:“秦國此次出兵魏國,來去形同兒戲。可見其實力一斑。若是改日,秦國換一國呢?譬如:韓國。”

此言一出,莫說韓王代,便是韓愍都是神色一凜,若是秦國攻破了新鄭城門,那他家中的東西,豈非是遭秦軍一掃而光了?

尤其是韓國首當其衝的靠在秦國,若是秦國哪一日不兒戲,不日便來韓國,韓國豈非是危矣?之前秦國找了各種理由,尋了六國的麻煩,六國皆損失了不少土地,也因此知曉了秦國鐵騎的厲害,故不敢與之爭鋒。

分開與六國相對,尚且佔了上風,若是單獨對一國呢?韓王代悚然一驚,後背瞬間教汗水浸透了。不過轉頭望見鄭旦時,又鬆了一氣。

隨後蘇季便聽見韓王代,帶著幾分輕鬆的意味,問道:“若是與秦國是一家人,總不至於仍遭受其鐵騎踐踏罷?”

聽懂了韓王代這暗示性十足的話,蘇季倒也不著急。只是微微一笑,道:“韓王此話言之有理,不過你忘了一件事。”

“哦?本王有什麼忘記了的?”韓王代意味不明的問了一句。

韓王代與蘇季二人,你來我往間,早已將韓愍、鄭旦二人拋在了一旁,不過一人是真忘卻,一人是故作不知。

至此時的鄭旦,已是明白過來蘇季的用意,他的心中倒是極盼望,韓王代能同意蘇季的遊說,這樣他也不用去秦國走一遭。

對於接下來的命運,鄭旦極為關注。是以,全神貫注的聽著二人的每一句話,生怕漏了些什麼,倒也不曾注意二人對他們的忽視。

韓愍是純粹的覺得,秦國與他相親,止不過如今的新丞相與他有仇,一時之間,倒是不知如何抉擇,若有人將兩全的結果,攤在他的眼前有,或許他有就得選了。

韓愍如是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