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六章:舌燦如蓮,六國決定(二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王盍當即欣喜狀若狂人,連著在寢殿中悄轉了幾圈。方才開啟宮殿門,滿面正經色的說道:“速將人請去政事廳。”
宮人心中暗驚,那將人引至偏殿的,估摸著今日觸了黴頭了。幸而是低垂著頭,趙王盍並未瞧見宮人神色中的驚駭。宮人不敢有絲毫輕怠之心,領了趙王盍的命,便匆匆趕去請人。
輔一入趙國,於宮外於見趙王盍,蘇季還未感受到趙國的缺少公子城,所帶來的變化。只是在宮人告訴趙王盍蘇季求見之後,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待遇。
在偏殿等候的蘇季,細細品咂著盞中水,乾淨的溫水本來無色無味,投放入盞中,因盞色而有所不同。盞器多偏於青銅器,耐打耐磨,盛水在其中,一時分不清是深不可測,還是清澈見底。
輕轉著青銅盞,蘇季耐心十足。一載寒暑自相承,早將他的衝動磨洗平穩。上奉承攀附,對下欺侮壓制。這不過是人之常情罷了,若連這點冷眼都受不住,何談大事也。
仰頭,將盞中之水一飲而盡,青銅盞一如先前那般神秘幽深,不過少了幾分水盪漾在水間,增添的流光溢彩。這並不妨礙什麼,再斟上一杯便是了。
重新為盞上添上一杯溫水,蘇季重新握回手中,面上掛著的如沐春風的笑意。趕過來請人的宮人,望見的便是蘇這一副悠哉悠哉的樣子。
宮人心中實有忐忑,受人冷眼旁待,卻無一絲不自在,還能這般從容自若,若是見了趙王,一狀告上去,便是他也脫不了干係。
心有慼慼的迎上前,躬身一禮,諂笑道:“蘇季公子,久待了。是小路子的怠慢,還請見諒。王已在前往政事廳的路上,還請隨我一道前往。”
蘇季將手中拿著的青銅盞放下,輕擱在几案之上,聲音幾若無聞。起身還之一禮,蘇季同樣還以好顏色的說道:“有勞小路子大哥為季領路。”並未拿捏姿態。
見蘇季如此模樣,小路子一顆落在了實處。想來蘇季公子是個大度的,並未計較他們的失儀,想來也不會有告狀的事存在。
人不與他們計較,乃是他人的氣量。報恩與否便是他們的品性了,此次教他們躲過了這一劫,便有活命的恩在,小路子暗將此恩記在了心裡。
放下心來,又在暗中下了決定的小路子,領著蘇季快步往政事廳行去。
行色匆匆的蘇季二人,與面色焦急的趙王盍迎面碰上了。在見著蘇季之後,趙王盍的面色轉為了狂喜。
原來趙王盍心中早打算著將蘇季請來,與他共治趙國。
上次一別,已是月餘,誰也不知曉變故會來得這麼快,公子城的驟然離逝,趙王盍一時間沒了主心骨,如同無頭的蒼蠅,亂飛亂撞。
好容易想起了與他言談相契的蘇季,卻又不知將去往何處尋人。
欲令人遍傳檄文,廣傳諸國尋蘇季時,人便已經來到了他趙國。豈非是天意也,看來是天不絕他趙盍呀。
既然上天不絕他,是否代表著,欲教他做一番宏圖大業呢。
而一國君王,能做的事,除卻整飭治下,還有擴充套件疆土。
前者還罷,乃是每一位有治的君王當做之事,後者便是每一位有野心有實力的君王,心中都有的一顆想法。
腦中但凡浮現過一次這樣的想法,再也揮之不去。趙王盍便是這樣的,只是眼下,他並無辦法,做成這一事,還需學著秦王昭世那般,招賢納士。
心中有了想法與目標,只差尋人了。見下蘇季不請自來,猶如天予之物。如何不令他欣喜不自狂。
不容小路子稟明,趙王盍上前,一把握住蘇季的雙手,眼中竟含著熱淚。道:“蘇季公子一別數月,可還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