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五章:舌燦如蓮,六國決定(二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話說回那蘇季,在洛國與洛王葉相談甚歡。至於談了些甚,外人無人得知。
據聞有那好事者,在蘇季離開洛國之時,見著洛王葉兩眼淚汪汪,不捨得蘇季離開。牽著蘇季的手緊緊不放開。
蘇季是好笑又無奈,且帶著幾分高興。
蟄伏一年,在家潛心研究先生所授予的太公《陰符篇》。
雖然大感有所成,不過尚未施行,對於十拿九穩的結果,心中還是抱著忐忑的態度,這一切全在於眼前的洛王葉,最後如何選擇。
好在並未超出他所預期的那般,將洛王葉心中所憂之事,提出更為妥善的解決辦法,便能使洛王同意他所提出的意見。
且大大的超出他的預估,洛王葉與他相談極為投契,引為知交,如今不捨他的離去,更是教他蘇季大為動容。
同樣的蘇季對於接下來的遊說,大有信心。懷著一腔熱血,憧憬著未來,蘇季痛下決心,揮淚別洛王。
洛國的朝臣發現,經過蘇季的勸慰和開解,洛王葉已經重新振作起來,偶有出神的時候,不過也是值得諒解的。也不再吵鬧著要出兵秦國,而是老實的處理著洛國的事務。
寧靜之下,總有暴風雨。
原來是在秦王昭世遷都這裡等著呢,洛王葉集了國中精兵良將,欲在半途截殺秦王昭世,哪知軍士們在半道上,便被急召回來了洛國。
這其中還有蠻㹮的事,一向兩不相干的蠻㹮,竟然膽子大到偷襲他們的後方,不知從何處得來的訊息,知曉國中空虛。
一來一回間,便錯過了攔截秦王昭世的時機。端看後頭秦國平穩遷都,無風無浪,便可知曉,與他們有著相同目的的幾國,應當是發生了類似的麻煩,因此才沒辦法出兵阻截。
事情瞬間便變得清晰明朗,從蠻㹮出兵到退兵,只看最後受益之人,只有秦國也。
雖然不知曉乃是何人的主意,可這也太陰狠了不是。見下一時之間查不出是何人所為,但是算在秦國的頭上,便不會有錯。
先是將蠻㹮打得狼狽逃竄,復又將戰火對準了秦國。
不只秦國在等,各諸候小國,亦在等待這一場不盟而合的大戰,究竟在何時會伸出他們厲害的爪牙。
事情過去月餘,就像是投石濺起浪花的水面,蕩了幾個圈,復又消沉了下去,不見任何靜動。這樣的安靜無疑是暫時的。
經一直留意著蘇季計程車師隱士來報:六國暫止兵戈,皆是蘇季一人而起也,六國恐將再度合盟。
自打其人離開洛國之後,蘇季並未停留,馬不停蹄的,徑直往趙國駛去。
因只接到上頭,傳達下來的命令是一直監察蘇季,觀其去留,及所行之事。並未有其他的命傳來,是以也不敢擅自行動。只是默默的將其人所行之處,及所做之事,如實上報。
照理來說,先前蘇秦在秦國受辱,勢必要秦國後悔。後來便消失了一年,許多人都不曾將這樣一件普通的事放在心上。
後來重出的蘇季,率先適往趙國遊說,同樣遭到了公子城的無理相待,且公子城十分傲慢無理,其在趙國所受的折辱,未必會低於秦國。
可是他又為何會對兩國產生如此大的差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