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突礪的殘部也被徹底的打廢,除了少部分人靠著對草原的熟悉和狠辣,艱難的逃脫。然而他們卻是沒有什麼地方可去,突礪的老家都被抄了。如今突礪就是人人避之不及的禍害,誰敢收留他們?也得虧是現在融雪了,不然的話他們都活不過三天。

饒是如此,最多也就是戰馬有吃有喝的,他們卻是不成。吃喝倒是勉強可以捕獲,可是最為致命的便是他們缺少藥物。而他們偏偏個個都帶著傷,身上的藥物更是早就用盡了。

他們哪怕有認識簡單的草藥的,此時卻也找不到可以用的。原本就不多的人數,因為受傷太重或是感染之類的,又死了至少四分之一。

餘下的人靠著強健的體魄硬生生的熬了過去,然而這也沒法改變什麼。他們這些人最多也就是去搶一個小部落來,但是日後呢?

這些不可一世,自認為鐵騎踏平天下的突礪勇士們,開始惶恐不安,心生懼意。

楚九州與烏尼格和塔林多次商量,很快就先跟大林達成了協議。塔林選擇回草原,當然這也是楚九州原本的意思。草原需要一個過渡時期的統治者,塔林便是最為合適的人選。他在出事之前在草原上就很是有威望,他在突礪當了幾年的王夫也並不會成為他被人攻訐的理由。

這主要也是因為王夫雖然看著風光,但是像是塔林這般心高氣傲之人一般都不會去當。而且塔林的腿是怎麼出事的,基本上就屬於公開的秘密。如此,在外人看來塔林當這個王夫,純粹就是因為被迫的。這會讓四肢健全之人下意識的對他升起幾分同情之心,他在突礪經歷的一切只要稍加利用,反倒是能為他加分不少。

塔林當了這麼好幾年的廢物,他的野心也不曾被磨滅,他想要做點什麼。縱然他只是過渡時期的草原統治者,可就算是草原真正的成為大楚的領土又能如何?就像是縣城有縣官,再往上有知府知州諸如此類,草原上總也會需要有官員。他若是將事情做的足夠出色,日後誰又能保證他不會成為一方封疆大吏呢?

而且,除此之外給他的第二個報酬,便是讓他可以站起來。

他的腿的確也是廢了,但是大楚的皇帝讓太醫署的秦醫正親自來替他檢查過。最後確定他雖然受傷很嚴重,但是並不是廢了個徹底。

“若是剛廢了就來醫治,除了比不過最開始,至少也能讓你騎馬。”秦醫正一臉的遺憾,“可惜了,現在卻是不成了。”

他記得自己還沒來得及高興,緊跟著一盆冰水直接倒了下來,讓他一顆心都跟著涼了下來。

然而秦醫正的話還沒說完,頭也沒抬繼續道:“現在治也是能治,不過要打斷你的腿重新接上。等痊癒了之後也只能走路。劇烈運動卻是不成了,像是騎馬打架之類的,能不碰就不碰。免得萬一再摔一跤,到時候就真會成了廢人了。”

從天堂到地獄,緊跟著又被人一把從地獄拽了上來。塔林只覺得自己這輩子都不曾如同此時這般,心虛波動如此之大。

但是不管如何,他的腿總也是能走了。

塔林當初知道自己的仇人是誰,還能笑著陪在對方身邊多年,慢慢籌謀將人給坑死,由此可見他有多狠。如今不過就是打斷腿重新接上,他還不放在心上。

趁著他要回去之前,秦醫正特意問楚九州借了人,將塔林的腿重新打斷後接上。從頭到尾塔林也只是臉色蒼白,卻是一聲沒吭,硬生生的熬了下來。

接下去就不打緊了,先躺在床上固定了幾日,而後只需要每日準時吃藥就成了。

在確定就算坐馬車也沒什麼大妨礙後,塔林才出發回草原。

只憑借大楚皇帝滿足了他的野心,又讓他有機會再次站起來,塔林就沒打算背叛。

成為大楚的百姓,真要仔細計較起來其實也不算差。至少有大楚的支援,草原上的百姓也不至於如同過去那般死傷慘重。而且沒了戰爭,也能讓他們休養生息。

塔林在想通之後也是贊同這一點的,至於草原上會不會有不贊同的……

靠在靠枕上歇息的塔林輕笑一聲,真要有那樣的人,那他就親自讓他們看清楚形勢。

至於烏尼格,他其實也是有生以來第一次如此搖擺不定。他最開始想要離開,若是他能活著離開的話。後來又被說動了心思,想著若是留在京城偶爾教導一下太子他們也無妨。正好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想必他也能安心不少。

但是後來又覺得有些無趣,他怕自己的耐心也不足。

不過在塔林離開之後,他也總算做出了選擇,他留了下來。

他留下來並不是因為被說動了,而是因為他在楚小七和念楚的陪同下在京城閒逛的時候,正好遇上了肖姣。

烏尼格並不是個注重美色的,事實上至今為止他尚未娶妻。肖姣的年紀比他略大幾歲,但是她長的漂亮又年輕,兩人站在一起還真看不出分別來。他對肖姣動心卻並非是主要因為長相,而是因為肖姣看到楚小七和念楚,跟他們說話之時的那種爽氣。

簡單來說,烏尼格就是看對眼了,所以立刻就改變了主意,決定留在京城。

剛開始顧蒔甜還以為是因為他被說動了呢,後來才從年初口中得知,烏尼格居然對肖姣一見鍾情了。

這讓她簡直無言以對,愣了許久才回過神來。

但是不管如何,烏尼格決定留在京城也算是好事一樁。除卻無需再額外讓人一直跟在他身後盯著之外,更多的還是因為烏尼格確實是個極有想法之人。楚小七和念楚跟著他學了一段時日,他們的想法也逐漸變得成熟起來。而且烏尼格這人不大講究規矩,他教導的東西跟其他人教授的還是有些不同的。

縱然兩個孩子無需都跟著學,但是不同的教導也讓他們逐漸學會取長補短。

如此,也算是好事一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