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行路難(第1/2頁)
章節報錯
很多地方,很多人。”柏靈答道,“不過大家都有自己的辦法暫時把症狀藏起來……不到迫不得已,都不會說。”
“從病症剛剛開始,到最後患者不得不主動接受治療,一般經歷的時間都在十年以上。”柏靈低聲道,“所以我見到的,大部分患者,基本都充分體驗過了這種病帶來的每一種痛苦。
“更糟糕的是,在這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裡,他們往往會反覆地經歷創傷。”
“十年,”申集川微微顰眉,“那應該非常麻煩了。”
“是啊,”柏靈點了點頭,“對他們來說,迴避掉那些會勾起他們創傷的刺激已經成了習慣——只要迴避掉這些刺激,就能迴避掉那些負面到讓他們無法處理,無法承受的情感。
“……你的治療也是從這裡開始的嗎,”申集川很快反應了過來,“這就是你給我送那顆鐵球的用意?”
“將軍不要把它看成治療吧。”柏靈低聲道,“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要北上,本來就沒有時間;我今後也不會再給誰做什麼治療了,我……還遠遠不夠格。
“我只是想把我知道的一些事都告訴將軍,也許能給你一些啟發……其實也都很好理解的。”
兩人接著往前走。
柏靈輕聲道,“治療方向一般就兩條,一是識別、糾正患者一些錯誤的想法,一是挑戰所有他們的迴避行為。”
“錯誤的想法……”申集川皺起了眉,“比如呢?”
“比如,一個人到底會怎麼理解和詮釋他所經歷的創傷。”柏靈輕聲道,“有些災難,其實是任何人都很難提前預知、提前避免的。
“但是在事情發生以後,人有了後見之明,就會認為自己在當時也應當有某種覺悟,某種判斷,某種決定,進而挽回一切後果。
“可是,他們在當時畢竟是沒有想到這一點,從而做了一些事,或是沒有做一些事。
“所以這些人會一直陷在自我責難裡出不來。就這麼一直責難,一直後悔,想著如果當初不怎樣怎樣,那麼現在一定就很幸福,很快樂了。
“大概就是這樣的偏見……當事人需要去識別它們,討論它們。
“人可能很少去仔細釐清,自己究竟是怎麼理解那些讓他們痛苦的事情的。所以,當他們之後遇到了所有類似的情況,他們就會套用自己最初的那個邏輯去解決。”
柏靈看向申集川,“要糾正這些認知,很麻煩,因為到了那個時候,這些想法往往已經根深蒂固,成了一種潛在的本能。
“自責的本能,自我厭惡的本能,先行破壞和主動放手的本能……諸如此類。
“而挑戰逃避行為,比挑戰認知更難。”柏靈接著道,“因為人之所以會選擇迴避,是因為那些刺激會喚起一些真正觸動過他們的回憶。我相信在這幾年的生活裡,將軍在迴避某些事情上已經有了充分的經驗,很多決定……也都已經成了習慣。
“所以要改變,尤其艱難。”柏靈輕聲道。
“不過,相對的,只要逃避行為減弱了,所有的相關症狀就會得到大幅的改善,而這又會進一步促進患者,去繼續直面他們過往逃避的行為。
“就像開啟一個泵,最難的是讓它開始跑起來。
“將軍你害怕爆炸聲,那你可以先玩那個金鳴球,”柏靈輕聲道,“適應了它的聲音之後可以再試試普通的鞭炮,等鞭炮也適應了那可以再試試火銃。
“慢慢來,總是能邁過這個坎兒的。
“不過我猜,這應該不是將軍唯一害怕的東西。”柏靈低聲道,“……別的,我可能暫時也……幫不上什麼忙。”
申集川沉默地聽著。
他極為短暫地想起了一些往事,而後又很快將它們沉下了心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