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六章 大周往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正著反著試了好幾個方向,終於看明白了這張紙上寫著什麼——
Let tlets fly(讓子彈飛一會兒)
“爹,不要去找秦院使。”柏奕有些艱難地皺起眉,“柏靈她……還是讓我們等。”
……
一道閃電劃過,不久又是一道驚雷。
世子被這聲音稍稍嚇了一跳,但依然正襟危坐,認真聽著孫師傅、張師傅和父親恭王的討論。父親恭王顯然不喜歡他第一次來就插嘴,所以在被訓斥了幾次“住口!你懂什麼!”之後,世子決定暫時保持沉默。
在這一晚的討論中,一個腐朽到觸目驚心的官場鏈隱隱地浮現在他眼前,他聽著張守中和孫北吉討論著新一輪派向北地欽差的人選任命,有些名字他聽過,有些沒有,但他認真地記下了每個人的名字和孫、張二人對他們的評價。
“上個月臣就說過,北境的糧草、兵力排程,絕不是收官之勢。”談到激動處,張守中站了起來,“可惜我大周在天啟、建熙兩朝的勵精圖治!可惜我歷代將、領趁金賊內鬥、分崩乃至最後的叛亂的六十年裡收復回的大片失地!”
聽到張守中把“建熙”一朝也算進了“勵精圖治”之中,孫北吉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這話原是不假——他還記得建熙元年,建熙帝即位伊始,那個坐在御座之上,英氣勃發的年輕帝王,廣開言路,選賢與能,人人感嘆大週中興有繼……然而不過二十載,昔日英明的君主就把全部的心力都撲在了長生和玄修上,變得喜怒無常,剛愎自用。
孫北吉一直無法理解這件事——究竟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張守中接著道,“……昔日金賊四分五裂之時,我們尚可合縱連橫,從中漁利。如今他們掃平了內亂,最多不過再休養磨合兩三載,北境必有大戰!可是我周人計程車兵還能不能像二十年前那樣驍勇善戰?我周人的朝廷還能不能像二十年前那樣上下一心?”
在座之人,無一不覺痛心疾首。
世子只覺得心頭湧起一腔熱血,衣袖中的手早已緊緊握成了拳頭——他聽張守中講過無數次前朝初年,因邊境不堪戰亂,先帝被迫以萬金送長樂公主北上和親的故事,滿朝文武無不引之為恥。
但周人那時兵力孱弱,只能任人蹂躪。而後,經過數十載的韜光養晦,周人日夜練兵,選育戰馬,再加上無數能工巧匠和壯士兵丁齊心協力,一座座固若金湯的防禦工事在邊境壘砌而起,這才終是有了與金賊一戰的實力。
大周的國境線在天啟後期就一寸一寸地往北擴張,等到建熙年間,金賊內鬥漸起——建熙二十二年時更是直接分裂成了八個部族,大周北地的將領一鼓作氣北上。
至此,前幾朝被蠶食的失地,全數收回。
然而太平日子只過了十三年,再次強盛起來的阿爾斯蘭部,又開始了對北境百姓的侵擾。
這仗打了十年,越打越力不從心……有時候,王朝的強盛與衰弱之間,也就是這麼十年彈指一揮間而已。
“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孫北吉低聲道。
張守中突然像想起了什麼,“對了,昨日深夜,儲秀宮突發的巫蠱一案,不知王爺聽說了沒有?”
書客居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