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另一對父子(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同齡人還在書院裡苦讀的時候,年少的張守中已經開始了他在官場的孤獨廝殺,這一條血路走來有多辛苦,也只有他一個人知道。
所以他不會再讓他的兒子重蹈覆轍尤其是當年幼的張敬貞就像當年的自己一樣,在與策論上表現出驚人的天賦時,他便下定了決心,要等這孩子年長一些,性情再通達一些,個頭再高一些的時候,再放他去闖。
然而在張敬貞這一頭,這又是另一種故事了。
他和曾久巖、李逢雨這種生下來便有侯爵之位可以承襲的朋友不一樣,即便他的父親是內閣大臣,他也只能走科舉一條路來開拓自己的仕途
在他的同窗之中,已有許多文思武略遠不及他的朋友中了秀才,中了舉人,甚至有些走對了門道的已在翰林院中跟隨前輩歷練。只有他一個人,十五歲了卻還是白身,除了“尚書大人家一個極有才的大公子”這個虛名,再沒有能拿的出手的履歷。
事實上這種無解的困境,在大周再沒有第二人能知道連張家父子彼此都沒有互相談及過。
即便是把“勒令十六歲前不得參與科舉”“才情驚人”“其父十二歲中探花”等等細節事無鉅細傳遞給柏靈的十四,也沒有深想這裡面的因果。
但對柏靈來說,這種設身處地是一種職業習慣,她雖然從未見過張家父子,但卻已經隱隱嗅到這裡頭衝突的味道。
如今茶室中一見,柏靈心中慨嘆這少年果真是如她想象的那副模樣,英氣之中帶著幾分難言的憂愁。
才情這個東西很奇妙,它從來都是雙刃劍,如果一隻鷹的翅膀生來就比同齡者更健碩,可卻遲遲沒有機會展翅試飛,那這重重的翅膀就只會給他帶來負累,而無法給他帶來任何快意人生的樂趣。
在和張敬貞彼此點頭致意的瞬間,這些念頭倏然在柏靈腦中閃過,如同順流直下的輕舟在水面帶起漣漪。
柏靈落座之後,曾久巖又繼續和柏奕攀談起來。這一次茶室之行,他益感覺柏家的這對兄妹簡直是人間寶藏,先前在見安湖畔和柏靈漫步的那一晚他已經覺得一見如故,今日與柏奕聊起許多事情來,則更是心潮澎湃。
柏靈在一旁聽著幾人的高談闊論,沒過多久就已經有些忍不住打起了呵欠似乎男人們只要湊在一起,就一定會談家國大事,就這麼一會會兒,兩人已經從金人近十年的動向聊到了近日回京的申集川。
曾久巖忽然想起了什麼來,看向一旁張敬貞,“方才我們過來的時候,還遇上了申老將軍派來的人”
柏靈忽地清醒過來,抬眸望向曾久巖,“這位老將軍派人來幹什麼?”
“他似乎和這次在大火裡殞命的一位師傅是摯友,所以派人來祭奠。”張敬貞答道。
柏靈眨了眨眼睛,“惠施大師嗎?”
“是。”曾久巖和張敬貞都有些意外,“你也知道他嗎?”
柏靈搖了搖頭,“只是來的時候聽引路的師傅介紹了,畢竟漫山遍野都是來送這位大師的百姓老將軍和惠施大師是摯友啊。”
“對。”曾久巖將先前聽到的,惠弘與那幾個年輕將官的談話一一說了,在座之人亦是一片感嘆,只有柏靈若有所思地端著茶杯,有些在意地凝起了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