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福一旦在蔗江生產清風,其實直接衝擊的就是西灣的清風。

好在西灣的清風是尊享版,黎福的清風只是普通版,價格相差一萬四千多元,就是有衝突也應該不大。

既然這裡提到了西灣,那就不能不說說和廣汽合資的廣灣汽車。

99年華國轎車銷售榜上,在九萬到十五萬以下這個區間的低檔轎車銷售榜中,南灣雄風以五千一百六十輛佔據第一。

南灣颶風以三千八百九十三輛佔據第二。

佔據第三的其實也和南灣有關,就是廣灣出產的美瑞,它以月銷量三千六百五十位列三甲。

打從三月十號美瑞上市以來,累積到十月十號,正好七個月,七個月的時間,美瑞僅在東廣省就銷售了一萬三千多輛。

如果算上覆建,西廣和海南南雲等省,美瑞汽車累積銷售突破了兩萬輛。

按照這個速度發展,到年底銷售三萬輛問題不大。

對於廣汽來說這是一個他們做夢都太敢奢求的成績,七個月的銷售額已經等於當初他們和標誌合資兩年的銷量了。

既然銷售這麼看好,廣灣就有了升級改型轎車的想法。

廣灣方面初步的想法是換裝自動或者是手自一體變速箱,在內飾上上一些檔次,這樣這款車就可以賣到十四萬左右。

如果再次成功,下一款廣汽就準備上電噴發動機,帶天窗的車型,爭取把售價推過十五萬。

過了十五萬,這就算是一款中檔車了。

張石阡對廣灣的想法是持支援態度的,只要有錢賺當然要支援了。

萬峰對廣灣的建議沒有表態,暫時處於沉默之中。

美瑞的成功他一點都不意外,雖然說趁熱打鐵才能成功,但不趁熱打鐵這款車也照樣熱銷。

由於南灣集團像黑馬一樣出現在汽車領域,華國的汽車環境和上一世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

本田暫時被堵在了國門之外,那款風靡全國的本田雅閣消失無蹤。

此次和廣汽的聯合不但堵死了本田的路,同樣也堵死了2004年豐田進入華國的路。

2004年8月27日,豐田和廣汽的整車合資專案得到了發改委批准,各出資50%來成立廣州豐田有限公司,其後在2008年更名為廣汽豐田有限公司。

這一世,日笨車企想借廣州作為日笨車企在華國落腳點的可能幾乎不會存在。

和廣汽的合作有個條款在合約之內,如果將來廣汽再和其它的車企進行合資專案,必須要得到南灣集團的同意。

如果沒有南灣集團的同意,廣汽不得和其它車企再進行轎車的合資專案。

如果廣汽將來一旦違約,將賠償南灣集團高達幾十億米元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