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蓄電池廠的迴音終於來了。

到將威來的和萬峰簽署協議的人算是老熟人了:李志興。

李志興一見萬峰笑得想路邊的狗尾巴草一樣。

“萬總!這幾天是不是等急了?”

“等急了?我哪有功夫去等你們這點破事兒,我一天忙得就快連我自己是誰都忘了,還顧得上你們。”

“那是!你家大業大的,事情自然多了。”

“你們商量好了?”

“商量好了,我現在就是黃海廠的全權代表,有先斬後奏的資格,看我像不像欽差大臣?”

萬峰好好看看李志興,差點笑出來。

不知為什麼他竟然想起了新龍門客棧裡的那個白毛老太監。

黃海蓄電池廠同意千祥電池廠繼續使用黃海商標,但是千祥家的電池僅限於為南灣集團的車輛配套使用,不得進入市場,若是進入市場不得使用黃海商標。

這是協議的第一條。

第二條就是黃海蓄電池廠引進南灣集團的新一代蓄電池技術和生產線。

技術和生產線作為技術入股,這一品牌以後所產生的的利潤,南灣集團有五成的利潤,有效期為六年。

七年後這些技術就是黃海獨家的,他也就不再分紅。

時間是萬峰加上去的。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五六年的時間正好,再多雙方就會有矛盾和麻煩出現。

他對外的技術入股現在通常都是這種玩法。

簽署協議的時候萬千祥也在場,在友好的氣氛中,雙方簽署了協議並宣佈從即日起生效。

協議簽署完畢,萬峰把註冊的商標交給李志興,這個他們要自己再轉換一下名頭。

李志興帶著商標和新一代電池的技術回去了。

至於生產線還需要一段時間。

雖然打造一條這樣的生產線不算太費事兒,但也不是三天五天能拿下來的,最低也得一個多月。

轉眼就進了八月份了。

八月份的第二天就下了一場大雨。

這場大雨直接把肖軍一個車隊的人都從海邊澆回來了。

不回來不行了,道路都泥濘了,雨不停根本幹不了活兒,雨就是停了那路也得乾爽幾天才能通車。

今年就算挺照應了,原本的雨季到現在也沒下多少雨。

肖軍去了一輛客車,把司機都接了回來,那些翻斗車和剷車都開到萬峰的工地裡放著,有專人看管。

諸英強自然也跟著回來了,在灣口下車直奔南灣集團向他老子彙報。

“這一個多月幹了多少活兒呀?”

港口正式墊方是從六月二十號,到今天為止也是四十多天了,萬峰覺得有必要問問諸英強幹了多少活。

自己現在可是他的債主,他欠自己十七萬的車錢呢。

“除了頭十多天不太適應外,後來只要天氣允許都是二十二三車左右,到現在我三臺車一共拉了一萬方多點。”

四十多天拉了一萬多方,還湊合。

一萬多方就五萬塊錢,能有三萬的剩餘,半臺車掙出來了。

“好好幹!千萬注意安全,就是少拉一趟也別冒險。”

“大哥!我知道了。”

這貨好像有點變化,貌似比以前懂人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