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5章 立志要當運動健將(第1/2頁)
章節報錯
又一個八月到了,將威村又開始籌備運動會了。
去年萬峰提議的運動會將成為將威的一個傳統的體育專案繼續保留下去。
舉辦資金已經協議好了,以眾籌的形勢籌集資金。
舉辦地點選在將威學校。
將威那名字鏗鏘有力的會計趙鋼樑同志拿著小本子開始募捐了。
因為將威企業太多,募捐點資金真不是問題。
正是因為多的原因,因此每一家企業用不著捐款太多。
本著人人都有參與的精神,村裡規定每個企業的募捐資金不能多於三十,全憑自願,愛捐就捐,不愛捐也不強求。
這些募捐到的資金會全部以獎品的形勢發放到獲獎運動員的手裡。
三十二十的哪個企業都沒當回事兒,也沒人不捐,這麼點錢不捐傳出去還不夠丟人的呢,還有要多捐點的還糟到了拒絕。
就算這樣,經過兩天跋涉的趙鋼樑依然募捐到了一萬六千多塊錢。
這還只是企業,窪後大集裡的個體戶們還沒算。
他們還要少一點,每戶不能多於二十塊,工業集市的廠家是企業標準,也是不多於三十元。
就這樣,捐款的資金總計也有四萬塊錢了。
志願者都是將威學校的學生,這些志願者也無須給錢,一天只要負責個冷飲零嘴錢就行了,所以這些募捐的錢最後都變成了臉盆,運動服,腳踏車,傳呼機等獎品。
當然不是所有專案的第一名都有傳呼機,那樣的話可老了,這點錢可不夠。
就算數字機還一千多元呢。
少數幾個重要專案比如男子五千米長跑,女子三千米長跑,中老年組的長跑才會有。
不過腳踏車不少,有三十多個個人專案的第一名獎品是山地腳踏車。
光買腳踏車就花去了一萬好幾千元。
按照萬峰的做事習慣,基本上就是他挑個頭然後就不負責了。
運動會也是這樣,今年的運動會他全程當觀眾,既不參與設計也不參與組織。
周黎明出去三天,第三天中午時分,一輛比較陳舊的平板拖車拉著一臺挖掘機來到了南灣集團。
司機不簡單,還會開挖掘機,把挖掘機從拖車上開下來。
有這麼個玩意這還得配一臺運輸車。
但這是以後的事兒。
萬峰把當初研究裝載機的那些人從各個車間抽調了出來,給他們指明瞭一個任務:全面分析這臺挖機。
“萬總!你不會是又要鼓搗這玩意兒吧?”
萬峰搖頭:“不鼓搗,是自己用的,但是國產的挖機總是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你們給我係統地找出來,看看咱們自己能不能解決,不能買臺挖機三天兩天就壞了吧。”
這些人也不含糊露胳膊挽袖子就要動手。
“主要的就是那套液壓系統,這應該是這臺挖機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挖齒大臂,發動機也都順手檢查一下,看看找到問題咱們可不可以把它們的部件替代下來,分析完把所有的技術都儲備起來。”
有技術儲備,過幾年挖掘機時興的時候,就是自己不做讓窪後做也是一條路,藝多不壓身嗎。
交代完畢,萬峰就走人了。
這些人真不含糊,一天的時間就把一臺新挖機拆得它媽都不認識了。
然後分工檢查,檢查發動機變速箱的,檢查液壓傳動大臂挖鬥挖齒,檢查底盤轉盤行走裝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