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1章 銷售問題(第2/2頁)
章節報錯
貨源有了,下一步就是銷售了。
不銷售都在這裡堆著資金週轉就是個問題。
萬峰問滕康有什麼銷售計劃。
“我也準備採用代理的形式,在深圳扶植幾個代理商,這幾天也和幾個有意加盟的人談了談,還沒談妥。”
現在市場上的通用的銷售模式都是坐商模式,就是大戶分銷。
像張石阡這樣的就屬於大戶,在他下面又由像滕康這樣的代理商進行再分銷,最後分配到零售商的手裡。
誰的錢準快誰就會佔到銷售的大頭。
就像滕康雖然現在才開始幹,如果他在深圳銷售的數量多自然張石阡就會向他傾斜。
對像萬峰這樣的廠家來說,省事省心。
只要把產品包給某個經銷商就算完事兒。
然後你帶著錢來提貨,我看到錢發貨給你。
有優點自然就有缺點,缺點是廠家沒有自己的銷售網路,無法控制,市場好的時候顯示不出什麼,一旦市場行情萎靡會造成大量的產品積壓。
並且產品的缺點反饋也不及時,產品的缺點從零售商反饋到分銷商再反饋到總報銷商,這樣一級一級地反饋回來會貽誤戰機。
無法及時的更改產品的缺點。
商場上,產品有了缺點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哪怕有時候只是晚了一天兩天就會給對手超越的機會。
摩托車現在是賣方市場,有多少都不愁賣出去,有問題反饋的慢點也無所謂。
但再過些年廠商增多,摩托車變成了買方市場,有問題再反饋不及時那就是致命的問題了。
再一個就是售後服務問題了,因為是賣方市場,作為經銷商貨不愁賣,因此對售後服務也常常是帶搭不理的,這讓買家的維修問題無法落實。
萬峰就從沒聽張石阡說過摩托車的維修問題,這從側面反映他根本就不管維修,使用者出了問題自己想辦法修去,沒時間搭理你。
我摩托車都賣不過來誰還會分出精力管你的維修。
可能就是這麼個狀態。
就算產品的質量再好也沒有從來不壞的可能,長此下去,因為售後服務就會對廠家形成的信譽打擊,這是萬峰不願意看到的。
要想長久地佔領市場,產品就不能賣完了就不管了。
再有一點,這種銷售形式往往注重的是大城市,一線二線城市。
大城市購買力強,自然有銷量的保證。
而三線以下的城市就顧不上了,也就造成小城市的人想買摩托車就只能到大城市去買這一現狀。
售後服務就更無從談起了。
萬峰現在產量低這種情況還無法顧及,但當產量突破五十萬乃至百萬臺的時候,就必然要往中小城市發展。
到那時,現在這種銷售網路顯然有點不適合發展的需要了。
因此萬峰覺得有必要考慮建立自己的銷售網路了。
他準備沿用上一世汽車經銷商那種四S店模式,建立自己的直銷模式。
也就是從廠家到基層經銷商到使用者的銷售模式。
這樣就減少了中間幾個週轉環節,有基層經銷商從廠家直接提貨完成銷售和售後。
因為中間經銷商的減少,使用者也會享受低價的實惠。
要不要用滕康先做個試驗?
這個問題在萬峰的腦袋裡浮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