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午很快就過去了,放學後萬峰揹著書包和江軍、袁益民、安波還有陳文心往回走。

這一回萬峰沒有先回姥姥家而是揹著書包和陳文心從窪前隊的隊部插進窪前隊的后街。

窪前隊的后街就在小南山盡頭下,從窪前後街穿過上山就到了窪後隊老青年點。

“你真的不歡迎我去你家串門?”到了陳文心家門口萬峰問。

“不歡迎。”陳文心趕緊站到她家大門前擋在門前冒充門神,一副我為祖國守邊防的架勢。

“女人果然都是白眼狼,翻臉比翻書都快,不歡迎我還不稀得去呢。”

萬峰一撇嘴就拐到小姨的新房前。

小姨新房現在已經有點房子的模樣了,兩邊山牆都壘齊整了,房架子也上去了,王氏父子騎在房架子上乒乒乓乓地釘檁子。

因為屋頂要上瓦的緣故,所以不管是椽子還是檁子都比較密集,否則承重不行。

瓦匠在這裡的只有四五個人,由張廣普帶隊,正在給山牆溜縫。

“師傅,就你們幾個在呀?”

“其餘的人在山下抹地面呢,這棟房子的地面也抹水泥嗎?”

萬峰點頭:“嗯!也抹水泥地面。”

在農村所有的家庭都是土地面的時候,小姨的房子抹成水泥地,萬峰認為這夠牛筆的了。

“等上樑完了,我們就收拾屋裡了,你上樑日子看沒看出來。”

“上樑日子我小未來姨夫去看的,我沒問不清楚。”

“上樑可是大事情,千萬馬虎不得,該採辦的東西就要置辦了,有不明白的你得問問木匠師傅了。”

上樑的事情萬峰上一世也是經過不少,不過後期農村幾乎沒有蓋房子的了,都去城鎮住樓房了,上樑這個儀式也就漸漸地不多見了,中間有很多關節他都不記得了。

正好王老爺子從樑上下來了,萬峰就拉住老頭詢問。

王老爺子像說評說一樣就不拉不拉不拉地開講了,從選擇日子到選擇棟桁到唱上樑歌放鞭炮扔小饅頭都說了一遍。

“正樑我已經給你們選好了,就後面那片松林裡有一棵就非常的好。”

正樑木忌諱柳楊樺等木材,這一地區通常都用松木。

小姨新房的後面三十多米外有一片面積不大的紅松林,是當年第一批到這裡插隊的知青栽下的,樹齡大概十多年的樣子,粗細正合適。

王老爺子還拉著萬峰到那片松林去看了一回。

老爺子看中的是松林東邊一根最大號碗粗細的紅松,筆直沒有一點彎曲,枝繁葉茂正對東方。

萬峰也一眼看中了這棵樹。

“就它了!”

選好了正樑木萬峰又和王老爺子書了幾句閒話就下山來到欒鳳家。

欒鳳家的幾個瓦匠正在抹廈子地面,已經接近尾聲了。

萬峰趴在窗戶上往裡面看了一眼,裡面的牆壁都刷上了雪白的白灰,看著亮堂堂的。

本來他準備多看幾眼,但是窗戶框上的油漆味兒把他燻跑了。

油漆發出的味道可是有毒的,離遠點不吃虧。

美英和麗清已經回黑礁了,屋子裡似乎冷清了不少。

萬峰沒有在屋裡停留和幾個女生說笑幾句就出來了,揹著書包就回了家。

吃飯的時候萬峰問小姨:“蔣理去看日子沒有?這邊都開始準備上樑了他怎麼什麼事兒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