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清晨,第51特混艦隊,旗艦“尼茲”號。

雖然在天亮之前就來到司令艦橋,但是跟之前幾天相比,斯塔克的心情明顯好得多,臉上的陰霾一掃而空,還出現了難得一見的笑容。原因很簡單,持續了一天的打擊行動進行得非常順利。

再過2個小時就將發起登陸中轉島的作戰行動。

在第51特混艦隊出動艦載機轟炸中轉島期間,以6艘兩棲攻擊艦為首的,由大大小小數十艘艦艇組成的登陸艦隊,以22節的最快速度,浩浩蕩蕩的向南而去,此時就在中轉島的北面大約150千米處。

這個距離,恰好在梁夏海軍裝備的岸基反艦導彈的有效射程之外。

按照斯塔克的安排,在登陸開始之前,將由掩護登陸艦隊的驅逐艦分隊炮擊中轉島,壓制島上的岸防部隊。

其實,就是去引出沒有在轟炸中被摧毀的岸基反艦導彈。

至於岸防部隊,根本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因為駐守中轉島的是一支航空部隊,岸防部隊最多隻有一個營。

要說的話,梁夏海軍也沒什麼像樣的岸防武器。

因為高度自信,特別是擁有全球最強大的艦隊,所以梁夏海軍一直都不是很重視岸防部隊的建設工作。

嚴格說來,梁夏海軍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岸防部隊。

在編制體系上,岸防部隊隸屬基地司令部,而且往往編在港口司令部名下,兼顧基地的警衛工作。也正是如此,只有軍港的岸防部隊配備了反艦導彈這樣的制海武器,其他基地通常是警衛部隊。

此外,梁夏海軍沒有效能先進的岸基反艦導彈。

按梁夏海軍的觀點,如果讓敵人打到了家門口,需要岸防部隊用反艦導彈來對付敵人的戰艦,帝國海軍差不多已經全軍覆沒,不管擁有多麼先進的岸基反艦導彈,也免不了戰敗的結局。

與其發展岸基反艦導彈,還不如多造幾艘戰艦,或者是多買幾架戰機。

可見,這些擔憂完全是多餘。

此時此刻,可以說只欠東風。

等到登陸行動開始,養精蓄銳的第1陸戰師就能一舉拿下中轉島。

其實,進入到登陸作戰階段,就沒有第51特混艦隊什麼事情了。

對地打擊任務,主要是由6艘兩棲攻擊艦搭載的100多架“鷂”式攻擊機承擔,還有數十架“眼鏡蛇”武裝直升機。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讓驅逐艦分隊提供炮火支援,而且陸戰隊自己也有炮兵。

總而言之,在進入登陸作戰階段之後,第51特混艦隊轉而執行掩護任務,比如說攔截飛往中轉島的敵機。

相對來說,掩護任務要輕鬆得多。

這麼安排,其實是在為接下來的戰鬥考慮。

等陸戰隊上岸,梁夏海軍肯定會把第四十一特混艦隊派回來。到時候,不管是主動尋求跟第51特混艦隊決戰,還是說隔山打牛,也就是出動艦載機對付登陸艦隊與登陸部隊,都需要第51特混艦隊表現得更加積極一些,在必要的時候跟第四十一特混艦隊決戰,一舉奠定大戰的勝局。

如此一來,就得讓飛行員在此之前調整好狀態。

其實,到這個時候,斯塔克已經信心十足。

就在昨天晚上,他收到了最新的情報,梁夏海軍的第四十一特混艦隊依然在約頓島附近海域,暫時沒有轉向返回的跡象。

也就是說,就算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在這份情報提到的時間點,即6日的17點之後立即轉向,也要在8日夜間才能到達可以攻擊中轉島的海域,或許要到9日上午才能出動艦載機轟炸登陸部隊。

只要第51特混艦隊在此期間展現自身的存在,比如派艦載機轟炸附近的島嶼,白華偉就肯定不會率領第四十一特混艦隊直奔中轉島。到時候,為登陸部隊爭取幾天時間,顯然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可見,時間很充足。

正是如此,斯塔克的心情才如此之好。

可惜的是,美好事物總是很短暫。

就在他準備去吃早飯的時候,通訊參謀送來了最新訊息。

不是來自迭戈軍港,也不是來自五角大樓,而是來自後方1000千米之外,仍然處於隱蔽狀態下的第52特混艦隊。

其實,就是來自夕落洋艦隊,以2艘“紐蘭”級航母為主的那支特混艦隊。

在進入東望洋,並且編入東望洋第5艦隊之後,該特混艦隊按照相關規定,把番號變更成第52特混艦隊。

這支特混艦隊一直就跟在第51特混艦隊後面。

在此之前,第52特混艦隊負責掩護第51特混艦隊,準確說是在遇到意外情況,比如突然遭遇了梁夏艦隊,或者是第51特混艦隊遭到猛烈的空中打擊,就需要第52特混艦隊提供掩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