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接二連三(第2/3頁)
章節報錯
此外,F14的機載電子裝置有不錯的拓展能力。
欠缺的只是相關的控制程式。
早在幾年之前,紐蘭海軍就做過測試,讓F14用鐵殼炸彈轟炸地面目標,投彈精度勉強能接受。如果對火控軟體進行升級,透過外掛吊艙的方式獲得照射指引能力,F14肯定能成為一種合格的攻擊機。
只是,相關的改進工作卻始終沒進行。
至少沒有這方面的情報。
要說的話,原因很簡單。F14太昂貴,而且維護保養的工作量非常大,用來執行對地打擊任務肯定不划算。再說了,紐蘭海軍還有數百架A6,以及更多的A7,暫時不需要讓戰鬥機執行打擊任務。
只是,這也不能排除轟炸中轉島的是F14。
哪怕沒有進行改進,F14也能夠掛上鐵殼炸彈執行轟炸任務。
可見,如果轟炸中轉島的是F14,而執行電子壓制任務的是EF111A,紐蘭海軍就肯定沒把艦隊派往北東望洋。
不管紐蘭海軍在那邊搞出多大的名堂,都是在吸引帝國海軍的注意力。
其實,劉尊嶺也是這麼認為,所以在收到訊息之後,沒有立即給白華偉打電話,而是等到白華偉過來。
分析之後,白華偉決定繼續觀望。
只是,航速由20節降低到16節。
不是擔心遭到伏擊,是為了節約燃油,從而把燃油補給時間推遲1到2天,有更多時間搜尋紐蘭艦隊。
按照白華偉的判斷,紐蘭艦隊距離約頓島還有差不多2天的航程。
理由就是,如果第四十一特混艦隊沒來約頓島,而且在中轉島遭到轟炸後,立即轉向去北東望洋,也要在2天后才能到達中轉島附近,然後用2到3天時間展開搜尋,而紐蘭艦隊將趁此機會追上來。
照此推測,紐蘭艦隊將在10月8日夜間到9日凌晨到達約頓島附近。
顯然,如果繼續保持20節航速,有可能在找到紐蘭艦隊之前去進行燃油補給。把航速放慢到16節,就能把進行燃油補給的時間推遲到10日之後,也就有更大把握在此之前找到紐蘭艦隊。
至於減速所產生的影響,白華偉覺得並不嚴重。
不要忘了,約頓島上有一座機場,部署了十幾架反潛巡邏機,而且到8日,還會進駐一批戰鬥機。
關鍵還有,紐蘭艦隊必然會先對付約頓島。
可惜的是,情況與白華偉預料的並不一致。
下午2點不到,珍寶港那邊發來最新訊息。
中轉島的駐軍抓獲了一名紐蘭飛行員,而且確認隸屬第3艦載航空兵聯隊,還是上尉小隊長。
這傢伙在被俘之後,就按照“國際戰爭法”的規定,交代了姓名、信仰與籍貫等必要的身份資訊,其中就有所在部隊的番號。
關鍵,中轉島的駐軍還繳獲了一些能證明其身份的物品,比如繡有聯隊標誌的肩章。
只是,該飛行員沒交代其他事情,比如特混艦隊的方位。
能夠由此認定,襲擊中轉島的就是紐蘭海軍的特混艦隊!?
要說的話,類似的把戲,紐蘭軍隊以前就用過,只是上一次使用的是一具屍體,不是一名活著的軍人。這就是,在第二次全球大戰中,為了達到欺騙對手的目的,紐蘭軍方的情報機構故意讓一具帶著“絕密”資料的屍體飄到了斯班王國。拿到該“絕密”情報後,迢曼帝國就堅信同盟集團將在洛克國的西部地區登陸,並且著手加強夕落洋防線。事實上,同盟集團打算在北玄地區發動反擊,而且最後也確實是在北玄地區登陸,還打了迢曼帝國一個措手不及。
這次也是如此?
其實,在發來的電報中,並沒有提到紐蘭艦隊,只提到了艦載航空兵聯隊。
也就是說,連珍寶港那邊都無法肯定,也才沒有給出較為肯定的說法。
這裡有一個很難察覺的疑點。
F14是雙座戰鬥機,除了飛行員,還有一名導航員,因此就算只有飛行員逃生,也應該提到導航員的死活。
除非那架被擊落的F14上面沒有導航員,只有飛行員!
過了大約3個小時,快到下午5點的時候,再次收到了珍寶港發來的訊息。
這個時候,劉尊嶺已經去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