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箭已離弦(第2/3頁)
章節報錯
就算沒有完成動員,也有16000多名官兵。
要說的話,安排第1陸戰師攻打彈丸小島,簡直就是用鐵榔頭砸雞蛋,根本就沒有什麼懸念。
做這樣的安排,其實跟後繼行動有關。
說得簡單一點,也就是在拿下中轉島之後,由西向東攻打與佔領其他島嶼,最後才去攻打霍努島。
不過,這些是後話。
因為斯塔克並沒有調整作戰計劃,所以在6日凌晨,第51特混艦隊的官兵就開始為出擊做準備。
主要就是3艘“尼茲”級航母的航空人員。
正是如此,在斯塔克下達命令的時候,“尼茲”號的飛行甲板上已經擺滿了艦載機,總共45架。
除了執行首輪突擊任務的40架之外,還有4架防空戰鬥機與1架預警機。
其實,首先得讓防空戰鬥機與預警機升空,好騰出飛行甲板前端的起飛區,讓4部彈射器都能夠工作。只有同時使用4部彈射器,才能在25分鐘之內,讓執行攻擊任務的40架艦載機全部升空。
至於額外搭載的那些F14B,在昨天晚上就飛走了。
另外2艘航母的情況也一樣,只是作戰安排稍微有一些區別。二號艦“斯普”號因為在天亮之前出動了4架F14B執行防空巡邏任務,所以將首先派出艦載攻擊機群,以便及時清理出飛行甲板,讓返航的戰鬥機降落。三號艦“哈爾”號將在上午10點之後,攻擊機群返航之前派出防空戰鬥機,所以將最後出動攻擊機群,把機群返航時間推遲15分鐘,好有足夠的時間調整甲板部署。
這些其實都是基本航空戰術,不用艦隊司令官操心。
其實,進入到戰術運作階段,特別是在下達了作戰行動開始的命令後,就基本上沒有斯塔克什麼事了。
天亮之後,斯塔克收到了最為關鍵的情報。
在對由不同渠道獲得的情報進行對比分析之後,五角大樓已認定,梁夏海軍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就在約頓島以西海域,而且在向東航行,也就是按照斯塔克的預測,去截擊負責佯動的第53特混艦隊。
關鍵,五角大樓下達了命令。
也就是說,哪怕在作戰行動中遭遇了意外,也是由五角大樓承擔責任,而不是讓前線指揮官擔責。
此外,空軍已經按計劃,開始轟炸群島東邊的重要軍事設施。
雖然出了一些問題,比如部分轟炸機因為機械故障沒能升空,還有少數轟炸機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到達匯合空域,但是影響並不大,或者說沒理由因為空軍掉鏈子,就放棄攻打中轉島的作戰行動。
在這場戰鬥中,空軍就沒有少掉鏈子!
在安排任務的時候,斯塔克早就考慮到了這些。
正是如此,在他的計劃當中,空軍在6日的轟炸行動就只是吸引火力,沒有對做具體的規定。
在詢問了作戰部隊,特別是3支艦載航空兵聯隊的情況之後,斯塔克下達了作戰行動開始的命令。
此時,已經6點半。
在此之前,防空戰鬥機,以及那架執行巡邏任務的E2C已經升空。
大約5分鐘後,第一架艦載機從“尼茲”號上升空。
不是F14B戰鬥機,也不是A6E攻擊機,而是1架E2C。
這架預警機將向南飛行500海里,在攻擊機群到達之後再為機群提供引導,並且指揮護航戰鬥機作戰。
因為飛行速度最慢,所以得讓E2C首先升空。
此外,E2C佔用的甲板面積也最大,通常停在左舷4號彈射器後面,擋住了排在後面的戰鬥機與攻擊機。
跟在E2C後面的是4架A6E“入侵者”。
只是,這4架攻擊機都沒有攜帶炸彈,而是在機翼下掛著4具大型副油箱,機腹下則是夥伴加油吊艙。
沒錯,這4架攻擊機負責為執行攻擊任務的其他攻擊機進行空中加油。
雖然出擊距離還不到1500千米,在A6E最大作戰半徑之內,但是16架A6E都是滿掛炸彈,也就沒辦法裝滿油箱,因此在起飛之後,肯定要進行一次空中加油,才能獲得足夠的作戰半徑。
其實,這也是夥伴式加油的價值所在。
任何一種作戰飛機,特別是A6E這類攻擊機,在以最大起飛重量升空的時候,肯定沒法同時達到最大載彈量與最大載油量。在某些時候,比如要攜帶大型彈藥,就肯定得減少載油量。這就需要在起飛之後,立即進行一次夥伴式空中加油,獲得完成作戰任務必須得有的額外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