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箭已離弦(第1/3頁)
章節報錯
還沒天亮,後方就發來訊息,消除了斯塔克的擔憂。
一顆由NSA控制的遙感衛星在經過2次變軌機動之後,在約頓島的西邊,發現了1支有3艘大型航母的特混艦隊,推斷就是梁夏海軍的第四十一特混艦隊,而且該艦隊正在以較快的速度向東航行。
可惜的是,這顆衛星隨後在南夕落洋上方遭到攻擊,與地面遙控中心失去聯絡。
不出所料,該衛星已被摧毀。在南夕落洋的福克群島上有梁夏的空軍基地,跑道長度超過了3000米,能夠部署專門執行反衛星任務的重型戰鬥機。此前的幾天,已有數顆西陸集團的軍事衛星在南夕落洋被摧毀。
只是,福克群島離紐蘭本土上萬千米,附近也沒有由紐蘭軍隊控制的軍事基地。
別說是戰鬥機,就算戰略轟炸機,也未必能飛過去。
時不待我。
天亮之前,斯塔克就下達了作戰命令,仍然按原訂計劃,在6日上午的8點30分發起攻打中轉島的作戰行動。
選擇這個時間,可以說很有講究。
按照斯塔克掌握的情報,中轉島的守軍是在8點15分到8點45分之間交班。在通常情況下,上午執勤的官兵會在7點起床,7點30分去餐廳吃早飯,而且在8點前做好上崗的準備工作,然後在8點15分到達工作的崗位,並換下在夜間執勤的官兵。因為餐廳只能同時接待100名官兵,所以肯定有一部分官兵的換崗時間要稍微晚一點,肯定不會集中在同一時刻進行。
這半個小時就是中轉島防禦最鬆懈的時候。
不過,真正的關鍵原因,其實是在凌晨出動的作戰飛機,都將在換崗完成之後,也就是9點鐘左右回到中轉島。
哪怕一切順利,也要在9點之後,才能夠讓防空戰鬥機緊急起飛。
可見,在8點30分到9點之間的半個小時裡,中轉島上空根本就沒有防空戰鬥機,哪怕有,也即將耗光燃油。
此外,在夜間執行巡邏任務的預警機也已經回到中轉島附近,而在白天出動的預警機還沒有起飛。
這份情報早已得到證實,有極高的可信度。
當然,斯塔克並沒有覺得可以高枕無憂了。
按照他的安排,空軍將同步轟炸中轉島以東的島嶼。
其實,在6日天亮之前,空軍就出動數百架轟炸機,分成幾個大機群,對霍瓦依群島進行了狂轟濫炸。
不出所料,霍瓦依群島的梁夏戰鬥機整個晚上都在疲於奔命。
哪怕沒有摧毀所有機場,沒有癱瘓所有的軍事基地,持續了2天的高強度戰鬥,也足夠累垮梁夏軍隊。
到了6日上午,空軍仍然會同步發起打擊。
要說的話,攻打中轉島的機會就只有一次。
原因就是:只要嚴格的按照作戰計劃行動,那麼到6日下午,也就是在空軍完成最後一輪打擊行動後,庫存的空射巡航導彈就將用光,而且最快也要到月底,才能夠獲得緊急訂購的新導彈。
沒有空軍掩護,只是依靠第51特混艦隊,根本就打不下中轉島。
關鍵就是,需要空軍吸引梁夏軍隊的視線,確保第51特混艦隊從北面殺到的時候,中轉島上的戰鬥機已被派去掩護東面的島嶼,沒辦法立即返回,也就沒辦法攔截第51特混艦隊的攻擊機群。
當然,更不可能攻擊第51特混艦隊。
斯塔克需要的只是一次機會!
全力以赴的話,3艘“尼茲”級一次能夠出動120架艦載機,至少能夠安排80架執行攻擊任務。
只要偷襲的手,那麼在主要使用精確制導彈藥的情況下,肯定能夠癱瘓中轉島上的軍事基地。
沒有後顧之憂,第51特混艦隊就能從容不迫的發起第二輪打擊。
如果CIA等機構提供的情報無假,那麼最多隻需要1天時間,就能夠完成登陸前的火力準備。
其實,在斯塔克的計劃當中,兩棲登陸艦隊也就晚一天到達。
也就是說,在7日上午就能發起兩棲登陸作戰。
如果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在約頓島西邊,而且到6日的下午才獲得確切訊息,並立即轉向返回,也要到9日夜間才能夠到達可以出動艦載航空兵轟炸中轉島的海域,或許要到10日上午才會投入戰鬥。
這麼一來,陸戰隊就有3天時間來佔領中轉島。
為了在3天之內打下中轉島,陸戰隊派來了整整1個師,而且是官兵素質最好,裝備最精良的第1陸戰師。
該師,滿編狀態有2萬餘名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