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防不勝防(第2/3頁)
章節報錯
在現有的聯隊之外,還將新增第二十二與第三十二聯隊,而且由第十二聯隊的骨幹去擔任聯隊長與大隊長。
不出所料,朱廷軒將去第二十二聯隊,擔任重型戰鬥機大隊的大隊長。
關鍵,胡海濤也有可能被分配到第二十二聯隊,並且編入重型戰鬥機大隊。
這樣一來,他還是朱廷軒的部下。
只是,朱廷軒沒有把這些事情告訴胡海濤,畢竟他是透過關係獲得的內部訊息,相關任命還沒有下達。
飛了接近1個小時,才與加油機匯合。
不是說“戰9B”的巡航飛行速度不夠快,而是要讓前出的戰鬥機先補充燃油,也就得飛慢一點。
前後用了差不多5分鐘,朱廷軒駕駛的“戰9B”從那家空軍的“油29A”獲得了5噸航空煤油。
飛行高度超過8000米,在雲層上方,氣流很穩定,算得上順利。
隨後,加油機就轉向返航了。
在此之前,這架“油29A”已經為另外7架“戰9B”戰鬥機各補充5噸燃油。
要說的話,這也是大型加油機的優勢。
換成海軍自己的攻擊機,哪怕是“攻5”,在飛行700千米之後,最多也就能夠為其他飛機提供6噸燃油。
只是,有一個問題,朱廷軒一直想不明白。
為了給海軍艦載機服務,空軍專門改進了幾十架“油29A”,準確說是為這種加油機增添了1套軟管加油裝置。
有趣的是,每架“油29A”只有1套,安裝在左翼外側的掛點上,1次就只能為1架艦載機加油。
空軍給出的理由是,“油29A”只有1名加油裝置操作員。
顯然,這個理由根本就說不過去!
“油29A”在通常情況下有5名機組成員,出了正副飛行員,還有加油裝置操作員,領航員與機械師。進行加油作業的時候,完全可以讓領航員或者機械師控制一套加油裝置。再說了,對內部空間充足的加油機,多安裝1套控制裝置,增加1名加油裝置操作員,根本就不是難事。
西陸集團一直使用的是軟管加油裝置,其大型加油機有3套加油裝置,在理論上能夠同時為3架飛機加油。
就算沒有必要搞得這麼複雜,也可以在右側機翼下安裝一套加油裝置。
要說的話,真正的原因,或許是空軍不想承擔額外任務,想讓海軍自己掏錢採購大型加油機。
其實,海軍也有類似的想法,不過是租用。
當然,這些跟朱廷軒沒什麼關係。
補充了燃油後,朱廷偉追上了中隊裡的其他7架戰鬥機,又向東飛行了100多千米。
在他東邊還有2箇中隊。
嚴格的說,其實只有1個半中隊。
“戰9”是帝國海軍有史以來最大與最重的艦載戰鬥機,而且採用可變後掠翼,主翼無法摺疊以縮小停放時佔用的甲板面積,部署狀態下,佔用的空間比上一代,即“戰6”多出大約20%。
受此影響,裝備“戰9”的重型戰鬥機大隊的編制規模縮減到20架,由3箇中隊減少為2個半中隊。
因為“戰9”的效能更好,特別是截擊能力遠遠超過了“戰6”,所以縮編之後的戰鬥力非但沒減弱,還增強了一大截。
通常情況,由大隊長直接指揮那半個中隊,也就是1個小隊的4架戰鬥機。
現在,那半個中隊的“戰9”就在最前面。
這4架“戰9B”從南到北,保持大約150千米的間隔距離,在預警機前方大約550千米處搜尋飛行。
如此一來,等於把搜尋範圍往東延伸了200多千米!
關鍵就是“戰9B”的火控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