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322,距離2450,甲類目標!”

大聲告訴毋奇鐵的同時,司徒麟摁下了控制面板上面的開關,為炮塔解鎖,把控制權交給了炮長。

現在,他透過轉盤控制的不再是炮塔,而是安裝在炮塔頂部的車長周視儀。

這也是一部紅外成像夜視儀。

與安裝在炮塔頂部的右前端,專門供炮長使用的紅外成像夜視儀不同的是,車長周視儀的解析度要稍微差一點,而且不能跟鐳射測距儀與風速測量裝置聯動,不過能360度全方位轉動,視野也更加開闊。

其實,這就是“獵殲”系統。

簡單的說,就是由車長搜尋目標,找到目標之後移交給炮長,由炮長來完成開火等攻擊操作,而車長繼續搜尋其他目標。

在必要的時候,車長能超越炮長直接控制坦克炮向目標開火。

為此,以車長周視儀為核心,配置了一套相對較簡單的火控系統,其實主要是用來測距的刻度表。

至於風速、溫度等能夠對精度造成影響的因素,幾乎全都忽略了。

原因也很簡單,需要由車長直接開火,幾乎都是近距離戰鬥,即便沒有做修正,也只是打中炮塔與打中車體的區別。

遠距離交戰的時候,肯定由炮長開火。

這套“獵殲”系統是ZT99B的核心,也可以說是精華所在,更是ZT99B的造價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僅僅是車長周視儀,採購價格就超過了40萬金元。

不過,肯定是物超所值。

在理論上,“獵殲”系統能夠把坦克的作戰效率提高8倍。

至於是怎麼得出的這個結論,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可否認的是,該系統確實有極高的戰術價值,能大幅度提高主戰坦克在複雜環境下的作戰效率。

“大湯圓,開穩點,等我訊號……停!”

在毋奇鐵大聲喊出來的同時,湯學兵猛的踩下剎車。

就如同被繩索給套住了,在短短几十米內,這輛重達60噸,以每小時30多千米速度飛奔的坦克就停住了。

隨即,震耳欲聾的炮擊聲就傳了過來。

“嘭——”

雖然呆在炮塔裡面,還戴著耳罩,但是坦克炮開火時發出的聲響,依然震得司徒麟雙耳發痛。

更難以忍受的,其實是在坦克炮重新裝填,也就是開啟炮栓之後,從炮膛裡面湧出來的濃煙。

雖然坦克炮有抽菸裝置,但是沒辦法抽走炮管裡的全部濃煙,肯定有殘留。

嚴格的說,發射藥產生的硝煙是有毒氣體。

所幸的是,也就3、4秒鐘,硝煙就透過空調排到車體之外。

“頭,打中了!”

“別停下,繼續往前衝!”

在司徒麟提醒之前,湯學兵就已經踩下了油門。

重新裝填,大概需要7秒鐘,一般會預留10秒鐘,而在此之前,坦克必須跑起來,絕不能留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