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萬事俱備(第2/4頁)
章節報錯
相比之下,梁夏帝國在這幾年的軍火出口規模不但沒有擴大,反而縮小了一些。
不過,軍火貿易還不算關鍵。
經過這場戰爭,伊拉克更加依賴迢曼帝國,波伊國也全面倒向紐蘭共和國。
透過一場持續八年,死傷數百萬軍民,讓上千萬無辜平民流離失所的戰爭,兩個超級霸權終於實現了重返波沙灣的夙願。
靠兩個代言國,迢曼帝國與紐蘭共和國至少能夠對波沙灣的局勢產生影響。
這也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根源。
要往根本上扯,其實是梁夏帝國的鍋。
在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拉克當局並沒感謝梁夏帝國在戰爭期間提供的間接支援,在關係重大的油田開發專案上跟梁夏帝國鬧翻臉,隨後就以違反其國內法律為由,沒收了梁夏企業在伊拉克油田的開採權。
此後,梁夏帝國發起針對伊拉克的石油價格戰。
簡單的說,就是透過科威特等代言人,在國際市場打壓油價,讓伊拉克無法透過出口石油來獲利。
結果就是,伊拉克的國內矛盾因為國際收支失衡而激化。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除了轉移國內的矛盾,同樣是為了推高油價。
只是,很多人忽視了波伊國。
在過去的2年裡面,波伊國能夠撐住,而不是像伊拉克那樣,必須透過戰爭來轉移國內矛盾,除了沒辦法像伊拉克那樣,在國際市場直接販賣石油之外,還跟紐蘭共和國的支援有很大關係。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在過去兩年裡面,紐蘭共和國以援助的名義,向波伊國提供了上千萬噸糧食,基本上填補了其糧食缺口。也就是因為糧食供應有充足的保證,波伊國的局勢才基本保持平穩。
波伊國的外匯收入,也主要依靠向紐蘭共和國出口石油。
可見,波伊國的經濟命脈其實掌握在紐蘭共和國的手裡。
還不止這一點。
在長達八年的戰爭結束之後,除了極少數裝備,波伊軍隊的主戰裝備,接近6成來自紐蘭共和國。
關鍵還有,波伊國也只能從紐蘭共和國買到先進的武器裝備,並且依靠這些武器裝備實現國防現代化。
顯然,波伊國的國家安全都跟紐蘭共和國息息相關。
說得難聽一點,波伊國的命脈與命根子都掌握在紐蘭當局的手裡!
正是如此,周湧濤才在擔心。
如果紐蘭當局施加影響,波伊國未必能夠頂住壓力。
波伊國還能保持中立嗎?
當然,波伊國肯定不會為伊拉克而戰。
可問題是,只要波伊國適當提高戰備級別,或者在霍爾木茲海峽製造事端,就能讓帝國當局投鼠忌器。
再說,波伊國沒跟梁夏帝國建交,完全有理由禁止梁夏艦船,以及作戰飛機從其領海與領空透過,甚至可以用這個理由封鎖霍爾木茲海峽,至少會拿此要挾梁夏帝國,比如讓梁夏帝國解除已經持續十多年的戰略封鎖。
那麼,波伊國會為伊拉克火中取栗嗎?
其實,周湧濤也就等了十多分鐘。
電話響起來的時候,周湧濤先是愣了一下,隨後才一把抓起話筒。
“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