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羅利王國的領導人是這麼認為的。

可惜的是,帝國當局根本就不在乎這點“保護費”,而且海軍的回覆也沒有錯,帝國當前根本沒有多餘的航母。

特混艦隊到來,給了羅利海軍巨大的勇氣。

現在,在西陸心海,除了帝國海軍的2支特混艦隊之外,還有拿著2艘快速戰列艦打頭陣的羅利艦隊。

雖然不足以支援陸戰隊強攻直落要塞,也暫時沒有強攻丹吉爾的能力,但是奪取戰場制海權,以及把握戰場制空權,依然是綽綽有餘。

至於反潛作戰,更加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

馬耳他的布蘭軍隊投降之後,帝國海軍跟迢曼軍隊達成一份臨時協議,借馬耳他港的碼頭部署一批反潛巡邏機,加強在陸心海的反潛巡邏力度,為接下來打通去迢曼帝國的航線做準備。

當然,同樣是為了保護從夕梵運河到洛克國的航線。

在直達迢曼本土的航線打通之前,讓運輸船隻前往馬賽,借道洛克國,是效率最高的運輸線。

原因也很簡單:洛克本土有龐大,而且完善的鐵路系統,運力十分的充足。

雖然從巴爾幹半島上岸,到迢曼本土更近,但是整個巴爾幹地區的交通基礎設施都非常落後。

此外,在第三十二特混艦隊開赴西陸心海之後,帝國海軍也向馬耳他港部署了十幾艘護航驅逐艦。

嚴格說來,其實是臨時進駐。

按雙方達成的協議,亞歷山大港是帝國海軍在陸心海唯一的基地,其他的所有港口都跟帝國海軍無關。

正是如此,馬耳他港由迢曼軍隊看管,帝國海軍的驅逐艦與巡邏機都只是臨時進駐。

負責管理這座港口的是迢曼陸軍,而不是迢曼海軍。

原因就是,迢曼海軍還沒有向陸心海派遣艦隊!

可見,反潛的問題基本上不存在。

以當前的陣容,就算還有幾艘布蘭皇家海軍或者紐蘭海軍的潛艇在陸心海活動,恐怕也都在直羅海峽附近。

正是想到這些,白止戰才打消了給劉向真發電報的念頭。

劉向真先把第三十二特混艦隊派過去,還跟迢曼軍方達成了協議,提前讓反潛驅逐艦與巡邏機去馬耳他港,就是在為接下來進軍西陸心海的行動做準備,表明他早就認識到可能存在的威脅。

這才是白止戰熟悉的那個劉向真。

對劉向真,祝世建的評價最中肯。

進去不足,守成有餘。

因為偏向保守,所以在戰鬥當中,劉向真一向表現得很穩重,在某些時候就顯得缺乏進取心。

現在的陸心海,需要的不是進取,是穩重!

由此可見,劉長勳讓劉向真留守,把白止戰招回去,看重的就是劉向真的穩重。

艦隊只在獅泉城停留了2天,準確的說是2天1夜,而且沒有讓官兵上岸,也沒必要在這裡耽擱太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