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帝國野心(第1/2頁)
章節報錯
按當前流傳的訊息,忒爾當局已經在協約集團內部提出,要收回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被駱沙奪走的領土。
直接一點,就是整個環墨海地區!
這個說法有點牽強,因為那場在梁夏帝國崛起之前爆發,幾乎讓所有西方列強都捲入其中的戰爭打響之前,墨海北岸就已經在駱沙帝國的控制之下,只是在談判中讓忒爾帝國讓出了佔領的克里米亞半島。
在放棄了克里米亞半島之後,當時的忒爾帝國在其他地區獲得了足夠多的補償,並沒有吃虧。
顯然,忒爾共和國想控制整個環墨海地區,簡直就是獅子大開口。
因為實在離譜,別說是梁夏帝國,就連跟忒爾共和國關係密切的迢曼帝國,也肯定不會答應,所以協約集團並沒有公開相關訊息,傳出來的都是一些不那麼靠譜,或者說可信度存疑的流言。
傳聞的真實性,並不存在多大的疑問。
當年的忒爾帝國與駱沙帝國,那是不共戴天的死敵。
在克里米亞戰爭前,忒爾帝國與駱沙打了八次戰爭!
其實,也就是駱沙帝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遭到慘敗,國力大幅度降低,才讓還在崛起的梁夏帝國獲得機會。
上次大戰,忒爾帝國加入了協約集團,跟梁夏帝國與迢曼帝國組成三巨頭,最為關鍵的因素,就是希望從駱沙帝國手裡奪回當年被一紙協議划走的,包括克里米亞半島在內的墨海北岸。
當然,同樣跟布蘭王國與洛克共和國有關。
據已經解密的資料,在上次大戰爆發之前,布蘭王國與洛克共和國跟忒爾帝國有過秘密接觸,希望忒爾帝國能加入同盟集團,還開出了不算太差的價碼,包括拿洛克共和國提供的無息貸款,去布蘭王國採購3艘當時最為新銳的無畏艦。只可惜,在最關鍵的問題上面,雙方沒談攏。
忒爾帝國要求獲得克里米亞半島,而布蘭王國與洛克共和國不肯答應。
理由就是:克里米亞半島為駱沙帝國所有,而駱沙帝國是協約集團的主要成員。
雖然忒爾帝國扼守連線東方與西方的咽喉之地,但是論實力,與戰略價值,都不如駱沙帝國。
布蘭王國與洛克共和國沒有理由為了忒爾帝國,放棄更加重要的駱沙帝國。
哪怕在布蘭王國與洛克共和國的干預之下,駱沙帝國沒反對向曾經的夙敵,忒爾帝國發出加入同盟集團的邀請,可是在涉及切身利益,而且是國家核心利益,駱沙帝國絕對不會有絲毫退讓。
此外,迢曼帝國也聞風而動。
在獲知布蘭王國與洛克共和國正設法拉攏忒爾帝國之後,迢曼帝國不但派大使過去,還把2艘大型戰艦派往陸心海,其中1艘是當時極為火熱的戰列巡洋艦,以此博取忒爾帝國的好感。
結果就是,在大戰爆發之前,迢曼帝國成功獲得忒爾帝國的青睞,用2艘大型戰艦,讓忒爾帝國成為了協約集團的成員,並且透過忒爾帝國與梁夏帝國建立起了聯絡,三巨頭由此形成。
其實,即便在最後一刻,同盟集團都還有機會。
可惜的是,在得知忒爾帝國在秘密跟迢曼帝國談判之後,布蘭王國扣押了那艘忒爾帝國出資購買的戰列艦。結果是,忒爾帝國的最高統帥在獲知此時後,立即在迢曼大使送來的入盟締約書上籤了字。
迢曼帝國給予的不止是2艘大型戰艦,還做出保證,環墨海地區,包括北面的克里米亞半島全都屬於忒爾帝國。
雖然梁夏帝國沒有參與談判,但是讓忒爾帝國加入協約集團,跟忒爾帝國簽署軍事同盟協約,表明梁夏帝國也承認迢曼帝國做出的保證與承諾,會在集團義務的框架之下給予必要支援。
可惜的是,協約集團在上次大戰當中戰敗,忒爾帝國也因此分崩離析。
問題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