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至關重要的10分鐘裡面,“皇家方舟”號緊急派出8架“海火”式戰鬥機。

同樣在這10分鐘,陸心海艦隊的航空作戰指揮官犯了一個致命錯誤。

當時,在空中巡邏的4架“海火”戰鬥機,沒有返回掩護“皇家方舟”號,而是被派去攔截襲擊“威爾士親王”號與“聲望”號的迢曼轟炸機,準確說是截擊那幾架,朝著“皇家方舟”號飛來的轟炸機。

從後來披露的資料來看,在遭到轟炸之前,“威爾士親王”號的艦長做出判斷,認定還有幾架轟炸機沒有投彈,並且朝“皇家方舟”號所在的方向飛行,因此要防空戰鬥機去攔截那幾架轟炸機。

其實,這個判斷沒有錯。

在首批到達的12架轟炸機當中,確實有4架沒有投彈。

可問題是,這4架轟炸機執行的是偵查與引導任務,沒攜帶炸彈。

結果就是,最為寶貴的4架戰鬥機被派去攔截4架沒有威脅的轟炸機!

當時,能夠及時趕到的,就只有已經升空的4架“海火”戰鬥機,而緊急起飛的戰鬥機都來不及完成爬升。

大約在3點45分,第二支編隊的12架遠端轟炸機殺到。

因為前出的轟炸機已經遭到攔截,所有這12架轟炸機是有的放矢,沒有在搜尋上浪費時間。

這個時候,運氣再一次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5分鐘之前,“皇家方舟”號還躲在一片積雨雲層的下面,遭受暴雨的洗禮。

結果就是,當迢曼轟炸機殺到的時候,積雨雲層消散了!

與第一支編隊一樣,只有8架轟炸機攜帶炸彈,而另外4架轟炸機執行的前出引導搜尋任務。

發起攻擊之前,這4架轟炸機就已經開始俯衝。

原因無二,緊急升空的8架“海火”正在爬升,而執行轟炸任務的8架轟炸機需要時間來瞄準與投彈。

投下炸彈之後,還需要遙控炸彈飛向目標。

在短短5分鐘之內,8架轟炸機依次投下炸彈。

只是這次,防空戰鬥機沒有浪費時間。

決定生死的也就是這幾分鐘。

其實,早在幾個月之前,迢曼空軍就在陸心海戰場上使用無線電遙控炸彈,還取得了不錯的戰果,擊沉了布蘭皇家海軍的幾艘巡洋艦,有一次還差點讓在馬耳他附近執行炮擊任務的“喬治五世”號完蛋。

有過幾次交手之後,布蘭軍隊也發現,迢曼轟炸機在投彈後,到炸彈命中之前,都需要留在戰場上空。

關鍵就是,只要轟炸機受到干擾,炸彈多半會偏離目標。

正是如此,緊急升空的8架“海火”沒有對付迎面而來的4架轟炸機,準確說是其中6架繼續向高空爬升。

這6架“海火”拯救了“皇家方舟”號。

在這至關重要的幾分鐘裡面,有5架轟炸機因為遭到攻擊而進行規避,沒能夠完成引導工作。

此外,還有一架轟炸機的引導裝置被打壞,也沒能完成引導。

最終,只有2架轟炸機完成引導,投下的6枚炸彈,有3枚擊中,而且僅有2枚發生了爆炸。

要說,“皇家方舟”號沒有沉沒,跟迢曼空軍犯的一個低階錯誤有關。

在這2枚炸彈當中,有一枚竟然是高爆彈,在擊穿飛行甲板之前就發生了爆炸。橫飛的彈片掃過飛行甲板,炸死上百名航空勤務人員,以及高射炮炮手,並沒有對航母的主體結構造成嚴重損傷。

如果是一枚穿甲彈,“皇家方舟”號恐怕已經被炸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