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穩步推進(第2/2頁)
章節報錯
打到這個時候,帝國海軍最不缺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工程船隻。
對此,白止戰也很有數。
帝國海軍大力發展工程船隻,其實針對的是東望洋,即在東望洋,特別是在面向紐蘭聯邦的北東望洋,嚴重欠缺能夠為艦隊提供支撐的港口與基地,而且不可能在戰爭時期搞基礎建設。
要讓艦隊渡過廣袤的東望洋,去地球的外一邊作戰,就只能夠把維護與保障的希望寄託在工程船隻上。
關鍵還有,帝國海軍的艦船,特別是航母等主力艦,續航力都不是很突出。
在根本上,這是在綜合權衡之後做的犧牲,降低續航力,讓航速等其他更加重要的效能達到設計指標。
至少現在看來,帝國海軍捨棄續航力的做法並沒錯。
大戰爆發之後,帝國海軍除了盡全力建造航母、快速戰列艦等主力戰艦外,還打造出全球最強的工程船隊。
要說,大部分工程船隻,其實在戰前就已經建好了。
很多工程船隻都有民用性質,只需要進行簡單改裝,主要是安裝自衛武器,就成為了軍輔船。
因為有了保障,所以在下手之時,自然用不著畏首畏尾。
炮擊只是開始。
天亮之後,航空兵登場。
因為第十二特混艦隊已經在3天前冒險透過了運河,所以在任何時候,都能讓一支特混艦隊的艦載機執行支援任務。
其實,完全不需要擔心遭到空中打擊。
在亞歷山大港之外,離得最近的布蘭機場,還在1000多千米外的馬耳他,根本就沒辦法對2支特混艦隊構成威脅。
結果就是,在發起地面進攻之前,2支特混艦隊全都參與了打擊行動。
對亞歷山大港裡的布蘭官兵來說,特別是對那些有幸活到戰後的,這恐怕是他們人生中最漫長的一天。
按照少數倖存者的會議,在整個白天,炮擊與轟炸就沒有結束過。
在硝煙與烈焰的籠罩下,亞歷山大港變成了沸騰的火山,彷彿港灣裡的海水都被點燃了一般。
即便活著,也只是一具麻木之軀。
在密集的轟炸結束之前,地面部隊就發起進攻。
與之前的進攻行動不同,帝國陸軍的裝甲部隊沒有強攻,更多的時候扮演的是偵察兵的角色。
簡單的說,只要遇到抵抗就立即停下,然後呼叫炮火支援或者是空中支援。
在艦隊用炮火,或者是艦載機投下的炸彈摧毀了敵人的防禦工事之後,地面部隊才繼續推進。
用廉旭升的話來說,不用趕時間。
顯然,這種穩步推進的戰術,讓布蘭軍隊根本找不到反擊的機會。
其實,也多虧了隆美爾。
在商討作戰的時候,隆美爾就明確告訴廉旭升,蒙哥馬利擅長打反擊,千萬不要給他反擊的機會。
為了引起廉旭升的注意,他還反覆強調了幾遍。
也就是聽取了隆美爾的警告,廉旭升才選擇採用穩步推進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