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戰一直持續到新曆103年的1月11日,最後一股負隅頑抗的布蘭軍隊才被殲滅。

在此期間,布蘭軍隊組織發起過幾次反擊,甚至出動魚雷艇在夜間偷襲進行補給的特混艦隊。

可惜的是,這些反擊行動全都以失敗收場。

其中,最有威脅的一次反擊行動,發生在1月10日的下午,由布蘭皇家空軍與紐蘭陸軍航空兵發動。

從馬耳他出動了200多架重型轟炸機,集中攻擊了當時恰好在亞歷山大港北面,位置更靠西的第十二特混艦隊。

在短短的一個多小時內,這些重型轟炸機分4個批次發起了攻擊。

直到夜幕落下,戰鬥才宣告結束。

雖然先後有數十架轟炸機突破了防空戰鬥機的攔截,到達第十二特混艦隊上空,投下了炸彈,但是重型轟炸機的投彈高度在5000米以上,而且是分散進入,結果沒有一枚炸彈落到航母上。

布蘭皇家空軍與紐蘭陸軍航空兵發起反擊,並不是為了擊潰帝國艦隊。

同一時間,一架裝滿燃油的C47運輸機從亞歷山大港起飛,而布蘭皇家陸軍的蒙哥馬利上將就在這架飛機上。

針對第十二特混艦隊的轟炸,其實是為了引開帝國艦隊的戰鬥機。

關鍵就是,在此之前的幾天裡面,艦載戰鬥機一直在亞歷山大港上空徘徊,即便在夜間也是如此。

雖然艦載戰鬥機不具備夜間作戰能力,但是布蘭軍隊肯定不清楚情況。

至於在前線部署岸基航空兵,以及派遣陸軍航空兵參戰,因為推進速度太快了,一直都沒來得及修建野戰機場。

因為對手的空中力量早被打垮了,所以暫時不用投入更多的空中力量。

結果就是,布蘭軍隊想當然認為,帝國海軍盯上了蒙哥馬利。

這麼說其實也沒錯。

在進攻開始後,白止戰多次跟廉旭升與隆美爾通氣,而隆美爾每次都提到,絕不能放跑蒙哥馬利。

要說的話,也就是蒙哥馬利在10日下午逃離了亞歷山大港,布蘭軍隊才完全崩潰。

當天晚上,以及在次日白天的戰鬥中,布蘭軍隊的抵抗力度明顯弱了許多,很多被分割出來的部隊還主動放棄抵抗。

正是如此,也才能夠在11日的夜間完成佔領亞歷山大港的作戰行動。

要說的話,戰鬥其實在下午就已宣告結束。

只是,為了照顧廉旭升,也是為了給帝國陸軍面子,在最後關頭,隆美爾下達了停止進攻的命令,然後把發動最後進攻的機會留給了帝國陸軍,意思是有始有終,也由此讓廉旭升立下全功。

這也表明,隆美爾是十分在乎榮譽的,也可以說是很傳統的軍人。

用他的話來說,打下亞歷山大港的是梁夏軍隊,而不是迢曼軍隊,這份殊榮屬於梁夏帝國的將士。

也就是在這個晚上,廉旭升搭乘運輸機離開了前線。

雖然白止戰提前做好了安排,準備在次日,也就是12日舉行慶功宴,但是廉旭升顯然覺得不差這一頓飯。

關鍵,波伊國那邊的戰鬥已經進入到關鍵階段。

在2天前,海軍司令部就發來了訊息。

在忒爾軍隊協助下,帝國陸軍已經推進到了波伊國首都郊外,而且透過空降作戰封鎖了這座千年古城。

雖然強攻的難度並不大,但是忒爾領導人提出,希望能保全這座歷史文化古城。

早在2000多年前,這裡就是波斯帝國的國都!

正是如此,才需要廉旭升火速趕回去。

道理也很簡單,廉旭升是帝國陸軍的戰神,只是他這個名字,就足夠讓那些之前還在喊著要死守國都的波伊國將領冷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