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富戲劇性的變化發生在12月3日,也就是帝國艦隊開始轟炸夕梵運河的第二天。

直到這個時候,鄭江明才把此行最為關鍵的事告訴白止情戰。

要說的話,他還真沉得住氣。

這就是之前提到的,迢曼帝國讓北玄地區的總司令,陸軍上將隆美爾帶著裝甲部隊趕往西部阻擊同盟聯軍,其實是戰略欺騙。迢曼陸軍確實派了一支裝甲部隊趕過去,只不過是預備隊,指揮官也是另外一名將軍。隆美爾依然留在夕梵運河西邊,由他指揮的2個裝甲師還在阿拉曼附近。

為了達成欺騙目的,這2個裝甲師都做了必要的偽裝與隱蔽。

比如,用黃沙掩蓋坦克戰車,官兵使用步兵部隊的武器,不再向布蘭軍隊設在阿拉曼西邊的防線發起突擊。

總而言之,迢曼陸軍的主力依然留在夕梵運河西邊!

正是如此,在12月3日的夜間,用4 個小時完成準備之後,迢曼陸軍的2個裝甲師向夕梵運河發起突擊。

布蘭皇家陸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當時,以4艘快速戰列艦為首的突擊編隊已經北上,在入夜之後就炮擊了蘇伊士城附近的布蘭軍隊的防禦陣地,擺出了一副準備在蘇伊士城附近登陸的架勢,誘使布蘭皇家陸軍對防禦部署做出調整。

關鍵就是,向蘇伊士城增兵。

因為喪失了制海權與制空權,又不清楚帝國艦隊的規模,更不知道帝國海軍的登陸艦隊是否已經進入窄海,所以守衛夕梵運河的布蘭軍隊只能相信,帝國海軍是有備而來,將在幾日內發起登陸作戰行動。

顯然,這是非常嚴重的誤判。

當時,登陸艦隊還在索科特拉島的臨時港口休整呢!

因為連續發起三次登陸作戰行動,特別是強攻基布要塞,登陸艦隊的損失較大,所以就算是一帆風順,也要到12月底,才能調集足夠多的登陸艦,在夕梵運河南部地區發起登陸作戰行動。

結果就是,布蘭軍隊沒有提防來自西邊的威脅。

在迢曼軍隊發起突擊前,守衛阿拉曼防線的布蘭軍隊十分的鬆懈,竟然有一半以上的官兵在後方尋歡作樂。

當時,蒙哥馬利給部隊下達的命令是,做好開赴蘇伊士城的準備。

經過一整夜的激戰,到4日天亮,由隆美爾親自指揮的迢曼裝甲部隊突破了布蘭軍隊的防線。

在此之前,迢曼軍隊在這條防線前面停留了幾個月。

雖然連續發動了數次強攻,但是除了遭受極為嚴重的損失之外,並沒取得實質進展。

在收到訊息的時候,白止戰也是萬分驚訝。

只是,他同樣覺得自己有點後知後覺。

或者說早就應該猜到了。

派遣2支特混艦隊提前殺入窄海,卻沒讓登陸艦隊跟進,那就必然會有另外的地面部隊參與戰鬥。

至於波沙灣那邊的陸軍裝甲部隊,顯然是指望不上。

哪怕沿途沒有遭到襲擊,要跨越1000千米的荒漠,也需要大量時間,根本不可能在短短的幾天之內完成。

唯一能指望的,就只有北玄地區的迢曼軍隊了。

要說的話,這一手玩得確實非常到位,連自己人都騙了過去。

迢曼軍隊肯在這個時候出力,關鍵依然是帝國海軍,即帝國海軍能夠強行打通到蘇伊士城的航線。

毫無疑問,這才是最關鍵的地方。

按鄭江明所說,因為敵人反攻馬耳他,羅利海軍龜縮在港口裡面不肯出來,所以在北玄地區作戰的迢曼軍隊已經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唯一能夠指望的,也就是帝國海軍儘快攻打夕梵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