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超級轟炸機(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時,能夠獲得的其實是1800馬力的老式發動機。
顯然,如果只是使用1800馬力的發動機,那麼“神鵰”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在載彈6噸的情況下獲得3000千米的作戰半徑。
就算採用全鋁結構,綜合效能也就比前一種重型轟炸機,綽號“飛馬”的重轟4型稍微好一點,不會有本質提高。因為造價肯定下不來,所以肯定不可能取代“飛馬”,獲得大批次生產的機會很渺茫。
不要忘了,電解鋁並不便宜,使用鋁結構的轟炸機肯定極為昂貴。
正是如此,在大戰爆發之後的一年多里面,也就是獲得軍方撥款,正式成為軍方的裝備專案之後的大約一年時間裡,“神鵰”都處於概念研製階段,主要就是等待發動機,以及想辦法降低生產成本。
有幾個設計版本甚至用木材取代了鋁!
從布蘭皇家空軍那幾種用木材製作的飛機來看,在大幅度降低造價的同時,主要效能並不算太差。
至於高品質的木材,對幅員遼闊的帝國來說根本就不是問題。
不說別的,帝國的極北地區幾乎全是原始森林。
當然,要治本,仍然得在發動機上下功夫。
直到現在,帝國的大型風冷發動機都沒有進入量產階段。
按照規劃,為“神鵰”專門研製的2400馬力雙增壓風冷發動機,要在新曆103年的第四季度才能夠投入量產。
所幸的是,發動機的問題在迢曼帝國那裡找到了替代品。
迢曼帝國有一種最大功率接近3000馬力的發動機,即用在He177雙發轟炸機上的DB610系列發動機。
這種組合增壓液冷發動機有很多問題,比如可靠性非常糟糕。
受此限制,He177的產量一直都不是很高,而且使用範圍收到嚴格的限制。
可是,帝國陸航並無更好的選擇。
引進這種發動機的時候,在軍方的要求下,承擔生產任務的廠家做了一些調整,主要就是去掉第二級增壓系統,以此提高發動機的穩定性。由此付出的代價就是,發動機的輸出功率直接降低到了2200馬力,而且高空效能非常差,也就限制了配偶該型發動機的重型轟炸機的實用升限。
只是,200馬力的差距,以及高空效能大幅度縮水,其實都不算問題。
至少,這是一種能夠立即獲得的,而且暫時只有“神鵰”能夠匹配的大馬力發動機。
關鍵還有,承擔生產的是小廠家。
因為大型水冷發動機的應用範圍非常狹窄,所以在決定引進許可證的時候,國內的大型發動機廠都以產能飽和為由,拒絕了合作邀請,最終只能由軍方出面,把幾個小廠家組織到一起進行聯合生產。
為此,軍方還專門派遣專家,為廠商提供技術支援。
好處就是,不存在得跟其他發動機搶生產線的問題。
正是如此,在6月份的時候,“神鵰”獲得了陸航批准,正式進入到量產階段,而第一批的訂購數量為500架。
為了保證生產速度,第一批500架都沒有為今後改裝做準備。
如果需要追加訂購,那麼從第501架開始,就得對機翼的發動機掛點做出調整,方便在今後換裝2400馬力風冷發動機。
現在,已經交付了的20架,全都在斯里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