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就是,透過戰火的考驗,或者說實戰檢驗,很多在戰前總結出來的理論被證明是錯誤的。

高空轟炸就是之一。

早在對狹夷皇國進行戰略轟炸的時候,帝國陸航就發現,在採用正確的轟炸戰術的前提之下,低空進入與高空進入的損失率相差不大,而低空投彈的命中率明顯更高,也就意味著能用更少的轟炸機,以及更少的投彈量來完成轟炸任務,從而把總體的作戰損失率控制在更低的範圍之內。

此外就是,重型轟炸機能憑藉兇猛的自衛火力對抗敵人的戰鬥機。

當然,前提是不存在明顯的代差。

比如在塞島攻防戰期間,帝國陸航的重型轟炸機在F4F與P41面前吃了大虧,損失非常的慘重。

要說的話,關鍵就一點。

機群規模。

只要轟炸機的數量夠多,就能有效的降低作戰的損失率,還可以透過密集投彈來提高單次出動的作戰效率。

當然,李雲翔帶白止戰過來,不過是讓白止戰知道,他當年慫恿賀鵬飛掏腰包投資研製的這種轟炸機即將達到服役狀態,很快就會執行第一次作戰任務。沒意外的話,就是裝著傳單去梵羅地區搞心理戰。

這種低烈度的行動,也能看成是服役前的實戰測試。

因為航線斷絕,所以部署在梵羅地區的布蘭軍隊早已成了空架子,不要說效能先進的戰鬥機,連高射炮都沒有多少。

當然,殖民地的佔領軍也不需要多少先進武器。

即便到了現在,在梵羅地區的很多殖民地據點,一挺維克斯或者馬克沁重機槍,就能夠讓心生不軌的土邦變得老實服帖。再不行,部署幾門小口徑山炮,派幾架雙翼偵察機升空飛幾圈,也足夠保得一方太平。

之前,派往梵羅地區的偵察機很少遭到戰鬥機攔截。

以當前的情況來看,布蘭王國或許已經做好放棄梵羅地區的思想準備。

如果守不住基布要塞與夕梵運河,無法奪回穆阿海的制海權,梵羅地區對布蘭王國就沒有任何的價值。

無法獲得這塊殖民地產出的資源,守著又有什麼用?

在梵羅地區維持一支足夠強大的駐軍,那可不便宜。

用李雲翔的話來說,其實就是在實戰當中進行測試,把發現的問題反饋給廠商,然後在下一批次當中進行修改。

不過,李雲翔也明確告訴白止戰。

到了第四季度,也就是在下個月,第一批500架中的140架就將交付,而另外300架將在11月與12月交付。

顯然,這也是白止戰最感興趣的地方。

雖然還沒有談到轟炸奧洲的事情,但是按李雲翔這意思,到年底,哪怕上面提出對奧洲進行轟炸,也可以在不影響其他方向的情況下,抽調出足夠多的轟炸機來執行任務,確保總體戰略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動。

要說的話,只是轟炸奧洲西北的幾座機場,幾百架“神鵰”也就夠了。

關鍵還有,如果不轟炸奧洲西北,那麼這些“神鵰”全都可以藉助馬累島,轟炸索科特拉島,或者從瓜達爾附近的機場起飛,對基布要塞進行轟炸,以此大幅度的降低海軍的作戰壓力。

顯然,這也就是在聯席會議上提到的問題。

當然,幾百架轟炸機在手上,到底怎麼用,其實都好說。

李雲翔向白止戰介紹這種超級轟炸機,並且提到量產的事情,其實是要白止戰放心,到最後有他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