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圍困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冷靜下來之後,白止戰也覺得自己的擔心有點多餘。
雖然同盟聯軍成功登陸北玄地區,迢曼帝國不得不做出戰略調整,但是以當前局面,更像是迴光返照。
兵力不濟,甚至可以說是完全喪失戰略主動權,同盟集團發起的任何反擊都不會有好的結果。
強行登陸北玄地區,其實是兵行險著。
關鍵就是,把艦隊全都用在了一個方向上,從而導致在其他方向上根本沒有辦法應付協約集團的進攻。
帝國當局做的幾個調整,就有很明確的針對性。
此外,還要把作戰消耗算上。
別看紐蘭聯邦擁有全球最強大的工業體系,即便跟梁夏帝國相比也是不遑多讓,奈何沒有一個得力的盟友。
狹夷皇國就不多說,早已經戰敗。
布蘭王國也不過是昨日黃花,或者說在啃老本,依靠殖民地輸血,還勉強能跟超級霸權抗衡。在丟掉了最重要的殖民地,也就是梵羅地區之後,沒有老本可啃的布蘭王國最多算是二流國家。
駱沙聯邦也只比帝國時期稍微好一些,可是跟同在世界島上的兩個強鄰比,依然算不上強大。關鍵是,20年的時間是在太短了,根本不可能讓駱沙聯邦從農奴社會邁入工業化的殿堂。
盟友太不給力,紐蘭聯邦再強大,也獨木難支。
要說的話,物資緊缺的問題一直存在,只是在過去不太明顯,受到影響的也只是布蘭王國與駱沙聯邦。
再這麼不顧一切的消耗下去,紐蘭軍民很快就會嚐到物資緊張的滋味。
在11月17日,陸軍發起了進軍波伊國的作戰行動。
除了按照計劃,派空降兵奪取敵人防線後方的機場之外,陸軍的裝甲部隊還從正面發動進攻。
對於嚴重缺乏反裝甲武器的波伊軍隊來說,能夠依靠的,也就只有崎嶇複雜的地形。
在同一天,陸軍的突擊部隊開始向西挺進。
不過,先鋒是忒爾共和國的騎兵部隊。
其實,這也是計劃的一部分。
按最初的計劃,由陸路進軍夕梵運河只是為了牽制敵人。
現在,則成了主攻方向。
所幸的是,忒爾共和國並沒有反對這樣的調整。
不管怎樣,這關係到迢曼帝國的生死,忒爾共和國加入協約集團,主要是希望維持跟迢曼帝國的關係。
要說的話,忒爾共和國反到不太重視跟梁夏帝國的關係。
在迢曼帝國面臨嚴峻考驗的時候,忒爾共和國沒理由作壁上觀,肯定需要顧全大局。
基布要塞這邊,進攻行動也比較順利。
在11月22日夜間,陸軍的突擊部隊一反常態,在沒有進行任何前期準備,特別是炮火準備的情況下發起突擊,一舉突破布蘭軍隊設在要塞西北的最後一道防線,並開啟了迂迴南下的通道。
到23日清晨,陸軍已經擴大突破口,還擊潰了發起反擊的布蘭軍隊。
因為南面就是一馬平川的索馬利亞半島,再無險可守,所以布蘭軍隊在23日開始向要塞方向收縮。
可惜的是,撤退速度太慢了。
激戰持續到25日,陸軍突擊部隊在支援艦隊的炮火掩護下,或者說是支援艦隊用炮火開路,突破布蘭軍隊設在要塞南邊的最後一道防線,對要塞實現全面包圍,奪取了最關鍵的勝利。
到此,基布要塞完全被包圍。
上次出現類似情況,是在陳炳勳殉國之後!
在此之前,只有不到5萬布蘭關進及時撤回了要塞,因此要塞的總兵力肯定不會超過1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