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夠奪去別的島嶼,還需要強攻中轉島嗎?

在這附近,最容易攻打的就是中轉島。

再說,連中轉島都沒打下來,就分兵攻打其他島嶼,不嫌事多嗎?

就算準備充分,也不能亂搞!

關鍵還有,誰能保證紐蘭軍隊沒在別的島嶼上部署重兵?

如果再次陷入苦戰,後果將難以設想。

還有就是,最近的島嶼都在東邊幾百千米之外,如果要派陸戰隊登陸,就必須派遣特混艦隊提供掩護。

這不就是一直在竭力避免的分兵嗎?

只是,周湧濤所擔心的問題得到了白止戰的承認。

紐蘭海軍搞了這麼多的名堂,其實就是要對付遠征艦隊,透過拿遠征艦隊開刀,在迢曼帝國與梁夏帝國中挑撥離間。

如果說梁夏帝國有什麼顧忌的話,也就是得與迢曼帝國齊心協力。

就算能夠單獨戰勝所有列強,也不等於不需要盟友。

在所有的盟友當中,最重要、最有價值的就是迢曼帝國。

早在大戰爆發之前,帝國高層就做了估計。

如果沒有迢曼帝國支援,或者說迢曼帝國迅速戰敗,帝國至少要多用2年時間,並且增加300萬到450萬傷亡,才有可能取得最後的勝利,而且更大的可能是在拼盡全力之後,依然只能跟列強休戰。

正是如此,在討論結束之後,白止戰立即讓通訊參謀給海軍司令部發電報,指明收報人是劉長勳。

內容就是:讓聯合艦隊儘量在岸基戰鬥機的掩護下活動,絕不能深入遠海。

至於紐蘭破交艦隊,哪怕溜掉了,也沒啥關係。

在北夕落洋與西南東望洋上,每天都有同盟集團的運輸船被潛艇擊沉,平均每個月要損失幾十艘。

相對來說,帝國在西東望洋與北梵炎洋的損失簡直就是微乎其微。

在會議結束後不久,海軍司令部就發來了回電。

聯合艦隊已經進入到無線電靜默狀態,而且是由參謀長,也就是迢曼海軍的呂特晏斯上將擔任指揮官。

劉向真一直都在第十一特混艦隊,因此呂特晏斯才是聯合艦隊實際上的指揮官。

海軍司令部已經給聯合艦隊發了電報,提醒了呂特晏斯上將,在執行搜尋任務的時候儘量不要去遠海。

此外,劉長勳還下令部署在斯里蘭卡與獅泉城的岸基航空兵加強出動力度。

只是,能不能及時找到紐蘭破交艦隊,劉長勳沒有做出保證。

相反,他在電報中暗示了白止戰,讓白止戰儘可能加快攻打中轉島的速度,以便應付可能到來的變故。

至於什麼變故,劉長勳沒說。

太過敏感,也不能在電報當中說。

在收到回電後,白止戰反到更擔心了。

只是,他沒有召集參謀開會,甚至沒有告訴周湧濤,只是找到李銘博,讓他知道了這些事情。

不管怎樣,周湧濤還是太年輕了。

此外,他經常跟基層官兵在一起,還是年輕參謀中的領頭羊,保不準吃飯閒聊的時候就會說漏嘴。

先不說有什麼好擔心的,只是這樣的傳聞,對軍心士氣沒有好的影響。

現在最不能動搖的就是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