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霍瓦依群島,霍努島,珍寶港,紐蘭海軍東望洋艦隊司令部的作戰指揮中心。

諾大的房間內,一群參謀軍官正在把資訊標註到海圖上,準確說是把寫著資訊的圖示放到海圖對應位置上。

在海圖桌四周,是以尼茲為守的幾名高階將領。

其中,就有幾天前從本土返回的斯普。

對於第61特混艦隊在梵炎洋遭受的慘敗,尼茲沒怪罪斯普,或者說沒有讓斯普承擔戰敗的責任。

要說,斯普也沒多大的責任。

自始至終,作戰行動都是由坎寧安在指揮,斯普只是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結果是技不如人。

如果真的有人要為戰敗負責,也應該是坎寧安。

用尼茲的話說,能夠保住“奮進”號,而且帶著幾乎所有的戰艦返回本土,斯普已經做得很好了。

不要忘了,對手是梁夏海軍頭號干將,而且有2艘艦隊航母。

關鍵就是,第61特混艦隊還在戰鬥中“擊沉”了1艘梁夏航母,哪怕後來證明只是炸傷了那艘航母。

結果就是,在回到本土之後,斯普不但沒受到責難,還領了一枚勳章。

此外,因為奮力搶救受損的航母,所以“奮進”號的官兵全都獲得了表彰。受傷的官兵全都獲得紫心勳章,而沒有受傷的官兵獲得了銀心勳章。輪機部的德普軍士長因為冒著生命危險修復了發電機,成為這場大戰中第一個獲得國會榮譽勳章的海軍官兵,也由此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戰爭英雄。

只是,斯普也因此在本土呆了幾個月。

說是述職,去海軍部與灰宮就“奮進”號受創,以及第61特混艦隊的作戰行動做詳細說明。

可實際上,主要跟維修工作有關。

讓他去海軍部、國會與灰宮,向洛福斯等大人物做報告,不是要追究責任,而是有別的目的。

直接一點,是針對布蘭王國。

在西南梵炎洋海戰結束之後,布蘭當局竟然厚顏無恥的首先發難,宣稱是第61特混艦隊違反了坎寧安下達的命令,擅自跟梁夏海軍接觸,才導致戰鬥爆發,最終讓2艘布蘭航母戰沉。

為此,提出要紐蘭聯邦賠償,也就是無嘗幫助建造2艘艦隊航母。

先不說錢的事,只是建造2艘航母需要的資源,以及佔用的船臺,就不是能隨口答應的要求。

正是如此,洛福斯才讓海軍部組織召開聽證會,並且讓斯普到灰宮做報告。

此舉,就是要證明,到底是誰的責任。

當然,這類政治的鬥爭,跟斯普沒多大的關係,而且洛福斯也不會讓一個沒有多少資歷的海軍將領來參與外交工作。

此後,斯普還去紐城造船廠呆了2個多月。

那邊有紐蘭海軍僅存的2艘艦隊航母。

按斯普發給尼茲的報告,如果2艘艦隊航母無法在年內修復,紐蘭海軍必然丟掉霍瓦依群島。

小型航母?

顯然,斯普壓根沒想過靠小型航母來打贏艦隊決戰!

雖然在兵棋推演中,載機能力不弱的小型航母擁有很強的攻擊力,2艘一起出動一個撥次就能夠癱瘓2艘艦隊航母,但是在實戰當中,肯定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也就會對小型航母的發揮產生影響。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小型航母能打贏艦隊決戰,那麼航母為什麼越造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