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出發(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週之後的6月22日凌晨,在“浦”號的率領下,第二十一特混艦隊離開了流黃島錨泊地。
幾乎同時,以“閩”號為首的第二十二特混艦隊從北流黃島錨泊地起航。
第二十二特混艦隊指揮官是衛軍,他在春節後獲得晉升,現在是海軍准將,不過暫時只是特混艦隊臨代司令官。
在此之前,衛軍參加了攻打獅泉城的戰鬥,還率領艦隊接應了“宰相”號。
雖然李銘博的資歷更老,更適合擔任第二十二特混艦隊的指揮官,但是海軍司令部做安排的時候,他委婉的拒絕了,表示自己不是擅長決策的領袖,更加適合當參謀,實際上是想繼續跟白止戰搭檔。
至於李傑,他的位置在登陸艦隊。
當然,白止戰現在的身份是第二艦隊的臨代司令官,李銘博是艦隊參謀長。
在幾天前,李銘博搭乘轉機返回帝國,參加了少將授銜儀式。
雖然跟以往不一樣,不是由帝國首輔,而是由海軍總司令為新晉將領授銜,畢竟新晉的將官實在太多,首輔也忙不過來,但是能榮升海軍少將,表明李銘博為帝國海軍所做的貢獻獲得了帝國當局的承認,也意味著今後的仕途更加順利,畢竟有超過八成的准將無法獲得晉升少將的機會。
在帝國海軍中,准將更像是榮譽軍銜。
哪怕是在和平時期,只要能一直幹到退役,十有**都能在告老還鄉之時,獲得這個象徵榮譽的身份。
關鍵就是,准將的津貼待遇並不比上校高多少。
當然,這也意味著,只有那些擁有真本事,或者真正為帝國海軍做出重大貢獻的將士才有機會晉升為少將。
不說別的,衛軍與李傑都沒獲得晉升,依然是准將。
選擇在凌晨離開錨泊地,說是為保密考慮,更多是習慣使然。
錨泊地在流黃島西北的深水海域,在起錨之後不久,“浦”號就進入深水航道,然後就開始加速。
李銘博出來的時候,白止戰正看著後方的“魯”號。
“剛剛收到的訊息,衛軍那也起錨了。”
白止戰只點了點頭,並沒有接話。
一切都按計劃進行,沒什麼好擔心的。
“宵夜做好了,有湯圓,要派人送過來嗎?”
“沒必要,你先去,我等會過來。”
“行,我先去餐廳。”
等李銘博離開,白止戰又朝後方看了過去。
在後方不員處,除“魯”號之外,還有一艘嶄新的戰艦。
嚴格說來,那不是戰艦。
帝國海軍第一種專職旗艦的首艦:“秦嶺”號。
早在大戰爆發之前,帝國海軍就根據艦隊演習反映出的問題,決定建造一種專門承擔指揮任務的戰艦,也就是專職旗艦。只可惜,受經費限制,設計與建造旗艦一直都只是美好的願望。
直到大戰爆發,旗艦專案才正式上馬。
經過戰爭初期,跟狹夷海軍的幾場海戰後,帝國海軍認識到了旗艦的價值,並且提高了重視程度。
主要就是,艦隊航母上的空間太過侷促了。
以艦隊航母為旗艦的話,艦隊司令部的官兵人數得控制在40人以內,讓很多崗位無法達到正規編制人數。比如在通訊部門,因為編制缺少了三分之一,所以只能兩班倒,在高強度戰鬥中,官兵往往是不堪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