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最高層面的支援之後,或者說梁夏帝國、迢曼帝國與羅利王國的最高領導人達成一致之後,在3月中旬,迢曼軍隊與羅利軍隊正式啟動進軍玄大陸的作戰行動,只是算不上順利。

正如白止戰擔心的那樣,布蘭王國並沒有坐以待斃。

在3月14日,布蘭皇家空軍就在海軍支援下,向馬耳他島增派了一個戰鬥機聯隊,大概有40架戰鬥機。

有足夠的情報證明,這些戰鬥機是經過“皇家方舟”號轉飛的馬耳他。

隨後,布蘭皇家海軍開始向馬耳他運送部隊與作戰物資,準備將這座位於羅利王國南面的孤島打造成軍事要塞。

在此之前,帝國海軍司令部就發出了警告,希望羅利海軍能儘快採取行動,攻佔或者癱瘓馬耳他。

可惜,羅利海軍顯然沒把警告當回事。

由此導致的結果是,在準備進軍玄大陸的時候,才發現主要航線受到了部署在馬耳他的布蘭航空兵的威脅。

別說民用船隻,連戰艦都會遭到轟炸。

為此,只能首先攻打馬耳他。

從3月27日開始,迢曼空軍就率先出手,派上百架轟炸機轟炸了馬耳他。

只是,接下來的轟炸行動進行得並不順利。

要說的話,羅利王國得負很大的責任。

參戰之後,羅利王國不但沒有及時的採取行動,也沒有進行動員,連國內的軍事基礎設施都沒有修繕。

當時,在羅利王國南部地區,只能部署不到100架作戰飛機。

不是沒有機場,還因為交通太過糟糕,無法把物資送往機場,沒辦法在前沿機場部署太多的作戰飛機。

迢曼空軍只能靠後部署,導致作戰半徑大幅度延長。

這不但降低了作戰效率,還導致轟炸機群很難得到戰鬥機的掩護,有時甚至無法安排戰鬥機護航。

所幸,這種尷尬局面也就持續了3天。

4月1日,帝國陸軍的戰略航空兵安排了一次特殊行動,讓分成5個機群的300多架重型轟炸機,在西北方向執行了第一次穿梭轟炸行動,在投彈之後繼續向西飛行,前往西大陸東部由迢曼帝國控制的機場。

嚴格說來,其實就是去支援迢曼帝國。

為此,這些轟炸機當中,有一半沒有掛載炸彈,而是在炸彈艙裡面掛上了放置備用零配件的裝具。

最終,有接近300架轟炸機到達迢曼帝國。

這些全都是配備4臺發動機,最多能掛在6噸炸彈,最大作戰半徑達到2000千米的重型轟炸機。

靠巨大的作戰半徑,這些轟炸機都能靠後部署,不與戰鬥機搶用前線機場。

關鍵還有,重型轟炸機有非常強悍的自衛火力,在以機群執行任務的時候,就算沒有戰鬥機掩護,也有很強的突防能力。

在轟炸駱沙聯邦的時候,帝國陸軍航空兵總結了大量有用的戰術。

現在,這些戰術發揮出了巨大的價值。

此外就是,帝國陸軍以這些轟炸機組建遠征航空兵大隊。

4月4日,帝國陸航遠征航空大隊就對馬耳他發起第一次大規模轟炸,248架轟炸機投下1200餘噸炸彈。

因為得到迢曼戰鬥機的直接掩護,最終僅4架轟炸機被擊落,此外有3架損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