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夕落洋,“光輝”號航母。

算不上寬敞的司令艦橋裡面,幾名主要參謀站在海圖板前面,只有坎寧安坐在旁邊的椅子上。

他可是艦隊司令官,沒人敢說啥。

在坎寧安手上,是一份在半個小時之前收到的電文,來自皇家海軍司令部,上面還有首相的簽名。

內容只有一條:消滅已經到達南夕落洋的迢曼艦隊,務必擊沉“宰相”號。

這是一道作戰命令,而首相簽名,顯然是別有用意。

至於是啥用意,坎寧安心裡有數。

去年,“迢曼”號等三艘裝甲巡洋艦在夕落洋大開殺戒,擊沉數十艘貨輪,最後還毫髮無損的避開布蘭皇家海軍派出的艦隊,逃到了梁夏帝國,被王國上下當成奇恥大辱,並間接導致前任首相下臺。

現在,“宰相”號故伎重演,丘爾能安心?

說得嚴重一點,讓“宰相”號溜走了,丘爾得引咎辭職!

其實,薩維爾沒能在北夕落洋幹掉迢曼艦隊,阻止“宰相”號突圍,就已經超出了最初的預料。

在擬定作戰計劃的時候,包括坎寧安在內,都認為殲滅迢曼艦隊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迢曼海軍早已今非昔比,跟上次大戰當中,那支讓布蘭皇家海軍隨時都提心吊膽的,全球第三的海軍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哪怕全體出動,迢曼海軍也就3艘主力艦。

其中兩艘,還是大型巡洋艦。

在北海的對面,布蘭皇家海軍本土艦隊擁有包括2艘快速戰列艦在內的8艘主力艦,還有1艘艦隊航母與1艘小型航母,能依靠本土的岸基航空兵,不但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還掌握了幾乎全部的有利條件。

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哪裡想到,還真的在陰溝裡面翻船了。

當然,責任不在薩維爾,主要是天氣。

在迢曼艦隊出擊後,整個北海都大霧瀰漫,就沒放晴過,因此做為主要偵查力量的巡邏機都成了擺設。

不然,迢曼艦隊絕對不可能溜出北海。

只是,要說薩維爾無辜,也有失公允。

他提前數日帶著本土艦隊離開了斯帕卡灣,卻沒有積極行動,比如派遣驅逐艦之類的小型艦艇監視靠近威敬王國本土的近岸海域,而是一直留在開闊的外海,生怕在濃霧當中遭遇迢曼艦隊。

在幾個月之前,本土艦隊的“光榮”號航母就是在威敬王國附近,因為濃霧沒有能夠及時發現迫近的迢曼戰艦,結果在苦苦抗爭幾個小時之後,被迢曼海軍2艘大型巡洋艦上的艦炮送到了海底。

這場戰鬥,直接導致本土艦隊司令官下課。

此後,為了避免再次發生類似的悲劇,布蘭皇家海軍還專門規定,遇到能見度太差的惡劣天氣時,航母必須讓所有鍋爐處於工作狀態,保持足夠的氣壓,確保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能加速逃離。

只要沒有絕對必要,還要遠離迢曼空軍作戰飛機頻繁出沒的近岸海域。

總而言之,薩維爾沒把迢曼艦隊堵在北海里面。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讓坎寧安覺得奇怪。

在明知道迢曼艦隊已經離開北海,至少有可能已經離開北海的情況下,薩維爾在北海耽擱了足足三天。

結果,等到他帶著本土艦隊追出去的時候,迢曼艦隊早就跑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