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全都是運氣(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果這兩艘戰艦沒能扛住敵艦的兇猛火力,就不會有後面的大勝。
兩位艦長,還有主要軍官可以說居功至偉。
當然,兩艘戰艦也不是毫髮無損。
“北河”號丟掉了前端的甲炮塔,而且尾部的丙炮塔左側的主炮發生炸膛事故,只有一門主炮還能用。
“南江”號的情況要稍微好一點,只被打掉兩座130毫米高射炮,八門主炮都還在。
有趣的是,唯獨“旭海”號幾乎毫髮無損。
這是因為“炎海”號一直在朝“科拉”號開火,而且是又準又狠,簡直是拳拳到肉,所以在交戰進行了十多分鐘後,“科拉”號就把炮口轉向了“炎海”號,沒有再向“旭海”號開火。
等於是說,“科拉”號與“馬裡”號都在朝“炎海”號開火。
所幸,“炎海”號確實非常幸運。
在天亮之前捱了4枚16英寸穿甲彈,其中的2枚竟然沒有爆炸,還有1枚斜著打穿了露天甲板,然後在艦體外面爆炸,最後的一枚也是在艦首防護區外面爆炸,除了把艦首的水兵艙炸得粉碎之外,沒造成更大損壞。
在戰鬥的時候,水兵肯定不會在住艙裡面。
艦首挨的那枚炮彈,除了讓“炎海”號變得更加的猙獰,以及得啟動柴油機發電機,用抽水機抽出高速航行湧入艦體的海水,在戰鬥中並沒有什麼影響,只是在返回造船廠之後需要花更多時間進行維修。
此外,在戰後檢查,“炎海”號還被兩枚16英寸穿甲彈打中,只是因為全都打在了主防護區外面,沒有受到裝甲的住擋,都是在穿透艦體之後,在海里爆炸,被觀察彈著點的瞭望員當成近失彈。
用金洪的話說:原本應該打中李傑的炮彈,都落到了他的戰艦上。
為了這事,李傑後來還專門敬了金洪三杯。
用白止戰的話來說,自家兄弟不需要斤斤計較。
換個位置,如果需要站出來吸引火力,李傑同樣不會有半點猶豫。在戰鬥當中,金洪根本沒想那麼多。
其實,“炎海”號經歷的戰鬥,足以證明“集中防護”的正確性。
如果是老式戰列艦,採用全防護概念,哪怕鋪設在次要部位的裝甲不夠厚,也能引爆穿甲彈。
哪怕在非要害部位,穿甲彈爆炸都會產生嚴重損傷。
反過來看,這也正是紐蘭海軍的老式戰列艦沒能扛住的關鍵所在。
“科拉”號挨的那十來枚穿甲彈,至少有一半是打在了條約型戰列艦的“主防護區”的外面。
如果換成條約型戰列艦,這些穿甲彈很有可能都不會在艦體裡面引爆。
少捱了一半的炮彈,“科拉”號未必會落得彈藥庫殉爆的下場。
“馬裡”號核心部位的裝甲經受住了考驗,卻因為次要部位多次遭到直接命中,而喪失了戰鬥力。
要是那些打在次要部位的穿甲彈沒有爆炸,而是穿過了艦體,“馬裡”號未必會在天亮之前撤退。
跟新式的條約型戰列艦相比,前條約型戰列艦欠缺的不止是速度。
只是,在這場用艦炮對決的戰鬥當中,真正決定勝負的或者說左右戰場局面的,還就是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