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全球最強大的兩支海軍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決鬥還沒有結束。

雖然在上午11點之前,第42特混艦隊與紐蘭第12特混艦隊的戰鬥就已宣告結束,四艘強大的“龍興”級毫無懸念的贏得勝利,準確的說是逼退了紐蘭第12特混艦隊,但是在東南方向,第43特混艦隊與紐蘭第11特混艦隊的戰鬥一直持續到下午才宣告結束,而且分出了勝負。

快下午4點的時候,白止戰才收到李傑發來的戰報。

不過,不是來自“旭海”號,也不是來自姊妹艦“炎海”號,而是來自第43.2分隊的一艘輕巡洋艦。

在看電文之前,白止戰心裡已經涼了半截。

按照通常情況,這意味著“旭海”號與“炎海”號已經戰沉,甚至可以說第43.1分隊全軍覆沒。

不然,李傑應該在一艘戰列艦上發出電報。

只是,實際情況跟白止戰預料的完全不同。

在這場持續了近10個小時的戰鬥中,第43特混艦隊一直牢牢的掌握著主動權,只是運氣不太好。

跟當初與狹夷海軍第一主力戰隊交戰的情況有點像。

在開戰後不久,“旭海”號的主桅杆就被一枚炮彈打中。雖然炮彈沒有在“旭海”號上爆炸,但是砸斷了桅杆,而且乾淨利落的削斷了桅杆上的長波電臺的天線,導致“旭海”號暫時無法使用長波電臺。

所幸,短波頻段的語音電臺能夠正常使用。

其實,語音電臺已經取代旗語與燈語,成為艦隊作戰當中的主要通訊工具。

在航母與戰列艦上,語音電臺還是備用的內部通訊工具,進行損管搶修的時候,特別的管用。

在天亮前,第43特混艦隊就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表現神勇的還是“炎海”號。

在第5輪到第11輪齊射當中,“炎海”號總共擊中一號敵艦8次,而且全都打中敵艦的上層建築。

打到第14輪齊射,“炎海”號立下奇功。

雖然在事後的勘探證明,一號敵艦“科拉”號戰沉的首因是損管不力,使得艦體內部的火勢完全失控,最終引爆了位於艦體左側的副炮彈藥庫,但是往根本上說,依然是“炎海”號的功勞。

沒有被“炎海”號連續擊中,“科拉”號的內部也不會燃起大火。

在彈藥庫的大爆炸當中,“科拉”號,紐蘭第11特混艦隊的旗艦,也是紐蘭第一艦隊的旗艦沉沒。

幾分鐘後,二號敵艦“馬裡”號也撤出了戰鬥。

在之前的戰鬥當中,這艘“科拉”號的姊妹艦非常倒黴,不但B炮塔出了故障,兩門主炮沒辦法射擊,還遭到兩個對手照顧,相繼被“北河”號與“南江”號擊中十多次。在最後一座主炮炮塔報廢,基本上喪失戰鬥力後,該艦的艦長下達撤退命令,把戰鬥丟給了另外四艘戰列艦。

當時該艦的艦長勞爾上校已經是紐蘭第11特混艦隊的最高指揮官了。

打到天亮,雙方的兵力變成了四比四。

直到這個時候,李傑才調整戰術,用通常的方式跟紐蘭艦隊交戰。

在此之前,第43特混艦隊一直頂著炮火,其實是“北河”號與“南江”號頂著炮火在戰鬥。

紐蘭艦隊的後四艘戰列艦瞄準的是“北河”號與“南江”號。

必須承認,薑還是老的辣。

這兩艘由戰列巡洋艦升格來的快速戰列艦,一直在利用速度進行規避,而且連續取得了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