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劉長勳的話來說,由白止戰指揮第41特混艦隊頂在前面,那麼紐蘭海軍試圖發動突襲的時候,肯定會有所顧慮,或許會把五艘航母全都派去對付白止戰,也就沒辦法一舉消滅梁夏海軍。

感情,白止戰就是去吸引火力的。

相對而言,對狹夷皇國的戰略封鎖反到是小事。

主力是巡洋艦,特別是那些續航力超過了一萬海里,能在遠洋單獨活動數個月,配備了重炮的破交巡洋艦。

這些巡洋艦都是用快速貨輪改造來的。

大戰爆發之前,帝國海軍就以投資的方式,讓航運公司大量建造快速貨輪,以便在戰時徵用。

經過簡單改裝,比如安裝大口徑艦炮,這些快速貨輪就搖身一變,成了破交巡洋艦。

雖然幹不過真正的戰艦,但是對付普通的船隻,肯定是手到擒來。

貨輪內部空間非常巨大,能攜帶大量給養,為船員提供更多的生活與娛樂空間,獲得超強的持續作戰能力。

對於掌握制海權的梁夏海軍來說,破交巡洋艦是比潛艇更理想的選擇。

關鍵,沒有“無限制潛艇戰”導致的政治風險。

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內,第21特混艦隊回到了桅檣港。兩艘已經在海上活動了四個月的“龍江”級均返回造船廠進行必要的維護與檢修,官兵也獲得休整,還趁此機會更換了艦載機。

直到這個時候,“颱風”戰鬥機才完全從一線作戰部隊撤編。

拖到現在換裝,主要是沒有時間,畢竟更換艦載機,只是飛行員進行適應訓練就需要幾個月。

所幸,第41特混艦隊在成立之後就做了這件事情,而且在出航之前就已經換上新式艦載機。

可惜的是,直到第21特混艦隊回來換崗,紐蘭聯邦都沒有參戰。

隨後,白止戰就回到了帝都。

苦守兩個多月,除了瘦了一大圈,只是曬得更黑了。

這也是白止戰最想不明白的地方。

在第41特混艦隊執行戰略封鎖任務期間,白止戰多次跟海軍司令部通訊,等於是故意暴露行蹤,想把紐蘭艦隊引出來。

在7月底,白止戰甚至指揮艦隊航行到霍瓦依群島西北大約1500千米處,還大搖大擺的攔截了幾艘紐蘭貨輪,期間派巡洋艦追擊與炮擊了一艘逃跑的貨輪,結果依然是屁事沒有發生。

別說艦隊,紐蘭海軍連巡邏機都沒有出動,第41特混艦隊就像是不存在一樣。

在執行巡邏任務的兩個多月裡面,由第41特混艦隊扣押的,以及直接擊沉的紐蘭商船超過了一百艘,此外還驅逐了數百艘之多。如果把那些被第41特混艦隊發現,然後由遠端巡邏機驅逐的算上,肯定超過一千艘。

雖然在攔截商船時,破交巡洋艦上的官兵都很客氣,沒有導致嚴重的人員傷亡,但是攔截的貨輪,還有運載的物資,那可是價值巨億,其中不少在扣押之後,還按照帝國法律直接沒收充公。

這都能忍!?

用艦隊官兵的玩笑話說,連這都能忍,那麼就只能相信,紐蘭海軍官兵信奉的肯定不是上帝,是佛主。

只是,白止戰並沒放鬆警惕。

危險,往往就在掉以輕心的時候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