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總統的擔憂(第1/2頁)
章節報錯
尼茲與福斯離開時,已經是清晨,天都快亮了。
黑爾也很感嘆,他很多時候覺得,這個世界上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九的男人都不如一個瘸子。
當然,其中包括他自己。
“你覺得如何?”
“尼茲將軍嗎?應該很有把握吧,畢竟……”
“不是他。”
黑爾微微一愣,明白了洛福斯的意思。
這不是一般的戰爭,是一場全面戰爭,嚴格說來還是紐蘭聯邦首次真正全面參與的全球大戰。
上次大戰?
紐蘭聯邦在戰爭後期才出兵參戰,而且沒有打幾仗就宣告結束了,也沒為戰爭進行全面動員。
往前,不管是對付斯班帝國,還是掠奪南面的鄰國,都只是區域性戰爭。
至於由蓄奴與廢奴所引發的內戰,還有之前的兩次獨立戰爭,那是在本土進行,沒有可比性。
可見,在建國之後,紐蘭聯邦沒有進行過真正意義上的戰爭動員。
相對而言,梁夏帝國進行戰爭動員的經驗豐富得多。
從當年的開國之戰,到與駱沙帝國爭奪巨大陸霸權,跟布蘭王國在梵炎洋鏖戰,乃至上一次全球戰爭,梁夏帝國只是舉國動員進行的大規模戰爭就打了四次,而且每一次都是拼盡全力。
要說動員經驗,紐蘭聯邦差得可不是一點半點。
可見,這才是洛福斯擔心的地方。
全面戰爭拼的就是動員能力,一個國家在極限狀態之下,頂住內外壓力所能爆發出來的戰爭實力。
此外,就是完成爆發需要的時間。
用洛福斯的話來說,如果紐蘭聯邦能夠順利的完成戰爭動員,無保留的把戰爭潛力發揮出來,那麼就算在戰爭初期打了敗仗,即便是丟掉了戰略主動權,也能夠在廣袤的東望洋上層層設防,利用空間換時間。即便最後要付出巨大代價,耗費更多的時間,也不至於會迅速戰敗。
如果沒能順利完成戰爭動員,哪怕在前期打了勝仗,也只是曇花一現。
尼茲早就提到,梁夏帝國搶先一年進入到戰爭狀態,戰爭潛力在明年就能爆發出來,因此就算紐蘭聯邦的動員工作一切順利,要後年才能進入狀態,能不能抹平這一年的差距,將決定勝敗。
要說,這也是拖到現在才決定參戰的關鍵所在。
那個海軍少將大婚?
不過是個藉口!
雖然洛福斯從來都沒有否認白止戰的才能,特別是透過尼茲,對年初那幾場海戰有深刻了解之後,洛福斯一度提到,白止戰就是當今最優秀的海軍將領,也是紐蘭海軍最為強大的對手,其一個人的價值就相當於一支艦隊。但是在現代化戰爭中,將領起到的作用都非常的有限。這不是在否認將領的價值,是在證明將領的價值,即越厲害的將領,越需要強大的軍隊做後盾。
之前被眾多西方國家吹捧的“海軍第一人”就是典型的反例。
高野也很厲害,個人能力絕對不會差到哪裡去,結果卻被一幫庸碌之輩坑到為狹夷皇國殉葬。
強大的軍隊是怎麼來的?
沒有強大的國家做基礎,哪來強悍的軍隊?
最有代表性的,其實就是以航母與航空兵為主力的現代海戰。
在由航母決勝負的戰鬥當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作戰飛機,把作戰飛機的價值發揮出來的是飛行員。
要說,飛行員的能力直接決定了航空兵的戰鬥力。
梁夏海軍在遭受了那麼大的損失之後,依然能反敗為勝,重新掌握主動權,就是因為有數量眾多的飛行員。
大戰爆發之前,梁夏帝國的民間飛行員就有數十萬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