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白止戰做決定,他會選僻靜點的會所。

海軍那邊,最受歡迎的是在郊外莊園開辦的軍官俱樂部,不但環境好,還不用擔心受到打擾。

要說的話,最讓白止戰受不了的,還是陸軍的喝酒方式。

看那模樣,喝的哪是酒,簡直就是白開水!

在海軍軍官中,白止戰的酒量不算差,可是在廉旭升這種貨真價實的酒桶面前,他那酒量跟大姑娘差不多。

所幸的是,在相互熟悉與瞭解後,廉旭升一般不會找白止戰拼酒。

用白止戰自己的話來說,他的酒量不如廉旭升,但是原則性肯定更強,那是說不喝就絕不喝。

這次,也沒有例外。

見面打了招呼,介紹了幾個年輕軍官,廉旭升跟白止戰喝了兩杯之後,就去找李雲翔拼酒了。

要說,李雲翔的酒量也不差,畢竟是從陸軍出來的,可以說是酒精考驗的老兵。在艦隊裡面,除第三艦載航空兵聯隊的杜康,就沒人喝得過他。只可惜,在廉旭升面前那根本不值一提。

“廉兄弟,這酒是不能喝了。今後有機會,我陪你喝個不醉不休。今天有正事,我們還是說正事為重。”

說這話的時候,李雲翔已經放下杯子,準確說是把杯子倒扣在桌面上。

按照不成文的酒桌文化,這叫作“封杯”,表示投降認輸了。

“對,談正事。這位是李清少校,師部的參謀,是我的左膀右臂。已經認識了?那再喝一杯,算交個朋友。”

廉旭升再一次介紹了坐在旁邊的少校軍官,還強調“交個朋友”,白止戰立即就明白了過來。舉起酒杯的同時,他還朝李雲翔使了個眼神,讓李雲翔別愣著,趕緊跟這個年輕的少校喝一杯。

要說,廉旭升給的暗示已經很明顯了。

少校真的叫“李清”嗎?

如果只是一個參謀,哪怕是左膀右臂,也只是來陪酒的部下,哪裡需要如此的客氣?

廉旭升怎麼沒專門介紹另外幾個年輕軍官?

在梁夏帝國“李”是人口最多的姓氏,佔比近一成,跟“王”、“張”並稱為帝國的三大姓氏。

正是如此,出來歷練的皇子,在取假名的時候,一般會以“李王張”為姓。

有趣的是,還會按順序使用。

也就是說,大皇子用的假名一般姓“李”。

當今聖上,在禁衛軍服役的時候,用的假名就叫作李楊。

這個年輕軍官,就是大皇子?

當然,不管是不是,地位都不低。

在白止戰暗示之後,李雲翔已經明白過來,也趕緊舉起酒杯,與白止戰一起跟這個叫李清的少校吃了一杯。

用廉旭升的話來說,這個朋友就算交下了。

到此,該講的客氣與禮節都講了,該說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