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交個朋友(第1/2頁)
章節報錯
雖然已經到了深夜,但是帝都依然是熱鬧非凡。
上午在去海軍司令部的路上,白止戰就注意到,帝國似乎沒有受到戰爭的影響,至少帝都這跟以往沒什麼兩樣。
其實,也沒啥好奇怪的。
雖然在向狹夷皇國宣戰之後,帝國就進入戰爭狀態,但是現在接到動員命令的,其實就只有軍隊,以及跟軍工有關的行業與企業。動員也只是在區域性範圍內進行,大部分民眾的生活與工作並沒受到影響。
全面動員?
顯然,沒那個必要,或者說沒到時候。
這種分階段動員的方法,也是吸取了上次大戰的經驗與教訓。
在某種意義上,並非動員開始得越早越好。雖然在完成動員之後,國家的戰爭潛力能發揮到極致,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但是民眾忍受戰爭的耐力也是有限度的,不是說可以一直維持下去。
根據上次大戰反應出的實際情況,即便像帝國這種東方國家,維持戰爭狀態的時間也就五年左右,最好能夠控制在四年之內。如果超過了五年,肯定會使得社會矛盾加劇,甚至會爆發動亂。
嚴格的說,在超過四年之後,內部的社會問題成了主要矛盾。
當戰爭發展到這個底部,交戰雙方拼的不再是戰爭潛力,而是解決自身的問題,消除內部矛盾的能力。說得更直接一些,就是拼盡全力讓社會保持穩定,再等著對手被內部矛盾擊垮就行了。
就拿帝國來說,正是在戰爭進入到第四個年頭,也就是動員狀態保持四年之後,社會矛盾發展成頭號難題。
上次大戰結束後,帝國重新修訂了與戰爭動員有關的法律。
準確的說,其實是完善了戰爭動員的機制。
以往,都是一次性動員到位,最都分成兩三個步驟,爭取在一年,甚至幾個月之內完全進入戰爭狀態。上次大戰中,迢曼帝國把完成動員的時間控制在三個月內,由此掌握了戰爭初期的主動權。
修改之後,動員分成了更多步驟,而且針對具體的行業區別對待。
總而言之,就是儘可能延長戰爭狀態,而不是因為生活與工作受到了嚴重衝擊,讓民眾產生厭戰情緒。
當然,跟戰前相比,帝都依然冷清了許多。
或許是因為今年冬天特別冷。
只是,自從大蕭條爆發以來,各國的經濟都不大好,沒辦法跟黃金十年比,夜生活變得乏味,也就容易理解了。
何況,現在已經是戰爭時期。
一路無話,兩人來到了東城區的一家酒吧。
東城區原本是帝都的工業區,主要因為距離港口近,只是這些年,帝都附近的工廠基本都搬遷了。不止是因為生意不好,還跟造成的環境汙染有關,畢竟這裡是全世界頭號帝國的權力中心。
守門人認識李雲翔,因此在見到李雲翔之後直接開啟了大門。
沒錯,這是一家只向軍人開放的酒吧,還主要面向不差錢的軍官,跟白止戰在二十年之前認識廉旭升的那家酒吧差不多。說不定是同一個老闆,至少從酒吧內部裝飾上看,有幾份相似。
與二十年前不一樣的是,這次直接要到了包房。
準確的說,是早就安排好了。
白止戰早從李雲翔那裡聽說,這些酒吧的大老闆是皇親,傳聞還是個什麼親王,論輩分是當今聖上的堂叔。因為血脈一直追溯到始武大帝,加上又沒做危害帝國核心利益的事,所以在帝都,從來沒有人來管這些酒吧。即便是當今的首輔薛遠征,對這種灰色場合也是睜一眼閉一眼。
廉旭升早到了,還帶了幾個年輕軍官。看模樣,都是跟著他從前線回來的。
要說,也就只有陸軍軍官喜歡這種烏煙瘴氣的場合。
不是說酒吧裡的人不對,而是環境太糟糕,可以說魚龍混雜,根本搞不清楚會遇到什麼樣的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