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天火(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俯衝下來的時候,就在用機槍掃射航母!
關鍵,瞄準的不是艦島,也不是側舷的高射炮,而是停著零戰的飛行甲板!
意圖也很清楚,擊毀那些還沒起飛的零戰,至少讓零戰無法升空。
這種不要命的打法,實在是太奔放了,幾艘航母上的高射炮手都沒有反應過來,或者說感到難以置信。
那些在呼嘯聲當中,在曳光彈點綴下,從高空俯衝而下的戰鬥機,就像降下的天火。
零戰再強,沒有飛起來,那就是廢鐵一坨。
哪怕飛了起來,俯衝的時候,零戰反到比不上笨重的“颱風”戰鬥機。
不說別人,連田實都在感嘆。
梁夏海軍的飛行員,學習能力實在太強了,而且觀察力非常敏銳,只是幾場戰鬥就摸清了零戰的效能缺陷。
零戰是一種很靈巧,可以說成是非常敏捷的戰鬥機。
只是,獲得靈活的機動效能,靠的是減重。
原因也很簡單,發動機的功率太低了,又需要達到速度指標,只能在重量上下功夫,也就是想盡辦法減重。
其實,狹夷皇國在發動機這一塊,跟其他強國的差距是非常巨大。
如果不是紐蘭聯邦與布蘭王國提供的幫助,解決了氣冷發動機的幾個關鍵問題,狹夷海軍現在還在用96艦戰。第三航空戰隊沒有參與這次的作戰行動,就是因為那兩艘小型航母沒有換裝零戰。
重量輕帶來的影響就是,慣性低,垂直機動效能差,俯衝速度很難快起來!
不是說快不了,而是在快起來之後會變得難以控制,因此在進行俯衝的時候得嚴格限制速度。主要是,過低的結構強度,降低了零戰在複雜環境下的可靠性,在試飛時甚至出現過在空中解體的惡性事故。
這個道理,其實跟石頭與羽毛在空氣之中的墜落速度不一樣,以及羽毛更容易受風影響一樣。
關鍵還有,受俯衝效能不佳影響,還要應付從低空突防的魚雷機,所以零戰在執行防空巡邏任務時的飛行高度,一般都在五千米以下。如果提前有準備,甚至會進一步把高度降低到三千米。
顯然,那些“颱風”飛行員發現了零戰的這個缺陷。
與零戰比,“颱風”重得多,哪怕平飛速度不比零戰快多少,也能夠透過俯衝達到讓零戰望塵莫及的速度。
結果就是,負責外圍防空的零戰還沒發揮作用,就進入到了內層防空作戰階段。
雖然在密集的高射炮火面前,僅三架“颱風”僥倖逃脫,其他均在俯衝與改出俯衝的時候被擊落,但是在這些“颱風”的干擾下,三艘航母沒有能夠放飛一架戰鬥機,有十多架停在飛行甲板上的零戰被擊毀。
此外,空中的零戰全都被吸引了過來。
雖然負責防空作戰的參謀及時做出了調整,讓空中的戰鬥機擴大搜尋範圍,尋找與攔截即將殺到的轟炸機與攻擊機,但是在一片混亂的情況下,命令根本就傳不下去,而且特混艦隊的攻擊機群已經殺到。
接下來的十五分鐘,也就是兩點過十分到兩點二十五分,機動艦隊遭受了滅頂之災。
這短短的十五分鐘,不但完全抹掉了擊沉“橫江”號與“嶺河”號的優勢,還逆轉了雙方的兵力對比。
用田實的話說,如果可以讓時間倒流,他願意用自己的餘生來交換這十五分鐘。
其實,機動艦隊的官兵,沒哪個相信,一場具有戰略意義的海空大戰,會在短短的十五分鐘之內決出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