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一個半小時前。

雖然執行攻擊任務的機群指揮官發來訊息,發現了梁夏海軍特混艦隊,攻擊行動也大獲成功,擊了沉第二航空特混艦隊的“橫江”號與“嶺河”號,但是從蘭雲往下,沒有一個人感到高興。

不是說還沒有找到第一航空特混艦隊的“龍江”號與“墨河”號。

當時,搜尋行動還沒有結束,而且根據攻擊機群發回的報告,第一航空特混艦隊肯定在附近,要不然不會有那麼多的防空戰鬥機,因此就連田實都認為,找到第一航空特混艦隊只是時間的問題。

關鍵,其實是即將到達的第二波攻擊!

田實的判斷沒有錯,特混艦隊確實並沒有善罷甘休,還立即發動了第二輪攻擊。至於為什麼沒有及時殺到,或許是組織的時候耽擱了一些時間,而且耽擱的這點時間,並沒對攻擊行動造成多大影響。

擺在機動艦隊面前的問題很簡單:防空戰鬥機嚴重不夠!

對澄江港發動兩波突襲,之前的防空作戰,還有為攻擊機群提供護航保護,使得剩下的戰鬥機不到四十架。更要命的是,這四十架戰鬥機當中,有一半停在航母上面,需要重新加油與裝彈。即便在空中巡邏的那些戰鬥機,也有兩個小隊的八架零戰得在一個小時之內返回航母補充燃油。

也就是說,當時在空中,有足夠戰鬥力的零戰,總共才十架!

靠這十架零戰對抗上百架轟炸機與攻擊機!?

只是,還能怎麼樣?

情急之下,蘭雲只能按照田實的建議,讓三艘航母頂風航行,把能夠起飛的艦載機全派出去。

其中包括不少99艦爆。

主要就是,99艦爆有兩挺航向機槍,雖然速度比戰鬥機慢得多,也不太敏捷,但是關鍵時刻能夠充當戰鬥機使用。就算沒有資格跟“颱風”過招,也能夠對付同樣笨重的轟炸機與魚雷機。

至於零戰,只要能夠升空的,都得飛起來。

做這個安排的時候,田實就已經放棄了第二波攻擊,因為無論怎麼樣,都不可能趕在天黑之前讓已經升空的艦載機重新降落,完成攻擊的準備工作,並且趕在日落前飛到幾百千米之外發起攻擊。

當然,放棄是明智之舉。

要是沒有頂住特混艦隊的第二波攻擊,機動艦隊遭到了重創,特別是航母,拿什麼發起第二輪攻擊呢?

只是,時間依然太短了。

第一批敵機殺到的時候,三艘航母僅僅出動了部分99艦爆,至關重要的零戰還停在飛行甲板上。

要命的是,率先殺到的是戰鬥機!

總共只有九架,卻相當致命。

這些戰鬥機的飛行員肯定沒準備返回特混艦隊,因為在遭到零戰攔截之前,就在以最快速度衝刺!

關鍵還有,飛行高度都在七千米以上。

這是幹嘛?

把自己當成俯衝轟炸機!?

顯然不是!

九架“颱風”戰鬥機分成了四個編隊,分別朝四艘航母發起衝擊,而且是以俯衝的方式發起攻擊。

這些戰鬥機沒有掛炸彈,卻有幾挺重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