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景城跟她媳婦兩個人就沒怎麼在家,好不容易每次能回來,我瞧他都會比以前瘦上一大圈,就是這一次,又是大半年沒有見面,如果不是我每天都心心念念著他,怕是都快忘記我這兒子長什麼樣子了。”

李氏哭的委屈,話裡話外全部都是在心疼顧景城。

族老們聽到這裡也很是感慨,大家驕傲之餘也不免有些心疼。

“你說的對,我確實很久沒看到景城這小子了,他這媳婦也給我們村裡做了不少事兒,就現在咱們在搞的那個大棚,聽說後面能給村裡掙不少錢。”

“嗯,那就一起寫。”

族老們拍手叫合,給蘇小木順便也安排上了。

這倒是叫旁邊原本只是想要看熱鬧的蘇小木有點疑惑了,不是吧?她可沒有打算跟顧景城長長久久的在一起。

“族老們對景城這麼好,大家都這麼看重他,也不妨他從前吃那麼多苦,如今也算是都有了回報。”

李氏在村裡長輩的面前細數顧景城為了讀書吃了許多苦。

蘇小木聽她講話,感慨之餘又不免有點唏噓。

李氏或許是真的心疼自己兒子在一路上走來的辛苦,但是聽的人又有幾個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呢?

其他人感慨的,只是村裡多了一個狀元,能夠給他們未來帶來許多好處而已。

不論是自己的大棚,還是顧景城的不忘飲水思源,對他們來說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祭祖的時日本來要好好算,但是因為顧景城過些日子要去京城供職,所以族長翻了黃曆,確定兩日後就是一個好日子,就大手一揮,決定在兩日之後開宗祠祭祖。

族長這邊的事情了了,顧景城和蘇小木也才得以回家休息。

這會兒他們回去的時候,村裡來吃席的人早就走了。

因為顧景城的事情,顧家村已經熱熱鬧鬧了好幾天,李氏也管了全村人的飯好幾天。

蘇小木問了李氏這開席的具體事情後,大概估摸了一下這些日子用的銀錢,到底是如今顧家有了些底蘊,不然要是換在以前,即使是顧景城能考上狀元,又能拿多少銀子來請村裡人吃飯呢?

畢竟往後在京城到處都要用錢,而來吃飯的人,即使每個人都給二十個銅板的禮錢,也不過是杯水車薪,在京城的街上扔出去,最多也就聽個響。

蘇小木沒忍住,在心裡感慨這些。

他們到家的時候,兩個嫂嫂已經準備好了今天家裡人吃的晚飯。

這些時日,雖然李氏也有請村裡的人來幫忙做飯,可最忙的也還是蘇小木的兩個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