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凜冬有新芽(第2/2頁)
章節報錯
“雖然那個地方帶給我無盡的痛苦,但也讓我變得更強,我找到最佳的機會,把那裡的人全部都殺掉,更是順藤摸瓜,將得整個刺客組織連根拔起,屍橫遍野。”
“離開那裡時,我十二歲,且身受重傷,如同乞丐一般摸爬滾打,拼了命的想要活下去,但噩運似乎一直伴隨著我,我被人賣到了莽城格鬥場,跟兇惡的野獸搏殺,好在我從那裡結識了人生中第一個朋友,是他的父親把我救了出來,我總算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李夢舟回憶著曾經的一幕幕,似乎心裡也變得很平淡,沒有任何情緒波動,就像是在描述別人的故事。
他跟蕭知南講了很多,包括重新回到邊境那個混亂之地,化身刺客浮生,又殺了很多很多人,賺了很多銀子,在樹寧鎮裡住了三年,直到十七歲那年,離開樹寧鎮前往都城,最終變成現在的李夢舟。
蕭知南稍微有些動容,她沒想到李夢舟的過往是這樣的。
“你現在是離宮劍院的七先生,已經不再是曾經那個傻小子,握著本命劍的你,未來一定是光明的,那只是你人生中的歷練,想來你只要不丟棄手裡的劍,劍仙之路就會一直在你眼前,等著你跨過去。”
李夢舟驀然抬頭看向蕭知南,笑著說道:“這還真不像是蕭姑娘說出的話。”
蕭知南皺眉說道:“我的話是怎樣的?”
李夢舟連忙又低頭繼續烤魚,咕噥道:“蕭姑娘的話當然都是金玉良言,讓我很是受益匪淺。”
他忙著把烤好的魚遞給蕭知南,接著又再烤一條魚,誰也沒有再說話,但只是片刻時間,蕭知南便直接坐在雪地裡,面對著火堆,手裡拿著烤魚,輕聲說道:“我是劍廬的親傳弟子,但也是劍廬唯一的親傳,相比離宮劍院,北燕琅嬛劍廬人才更加凋零,最起碼姜國富庶,雖然避免不了有窮苦百姓,但卻是北燕萬萬不能相比的。”
“姜國是世間疆域最遼闊的王朝,僅此之的是南禹、西晉、東魏、北燕,雖說東魏跟北燕的疆域基本上相差不大,而且東魏北端邊境也有一部分接觸到雪山山脈,但相對來說,東魏人多數是幸福的,百姓可謂安居樂業,基本上沒有什麼煩惱,這跟北燕是天壤之別。”
“從而也導致了北燕的修行天才其實很難出頭,前期受不了苦便凍死或餓死,很少有機會能夠入得修行山門,就算活了下來,單單是調養身子便要花費很長時間,若是身體落下什麼病症,其實也很難在修行路上走多遠。”
“具備較高修行資質的少年人基本上都被道宮壟斷,五座聖殿坐鎮整個北燕疆土,不斷輸送著人才,身處北燕的修行山門很難有出頭之日,這便也是為何北燕除了道宮外,只有劍廬一座五境宗門。”
“而且若非我的老師是一名大劍修,也在世間闖出了很大的名聲,又有劍仙王乘月一劍摧毀道宮西天門聖殿,壯大劍修的聲勢,我的老師也很難在北燕立足。”
“面對劍仙王乘月的挑釁,道宮選擇息事寧人,那麼便也不能明目張膽的壓迫劍廬,雖然劍廬跟西晉劍閣是獨立的,但也同屬劍門,是因有劍仙王乘月的出現,劍門弟子才能在世間佔據一席之地。”
劍門的重新崛起,的確是劍仙王乘月起到了關鍵作用,日薄西山的劍門被打壓的極狠,眼看著就要從世間消失掉,是王乘月打破了五境壁壘,入了劍仙之境,才讓得劍門有了喘息的機會,從而入了山海清幽,真正在世間擁有了話語權。
但離宮劍院和琅嬛劍廬也只是勉強生存著,他們都代表了各自的傳承,始終沒有合整為一的念頭,且也在於劍門需要發展,只有一座劍閣也很難成事,有著劍閣的幫襯,若是離宮劍院和琅嬛劍廬也能夠在姜國和北燕崛起,劍門才算是真正有了重現輝煌的日子。
那必然需要離宮劍院和琅嬛劍廬裡都有至少一位劍仙出現。
離宮劍院裡尚且還有著幾位先生,而且每年也會有新鮮血液注入,相反在北燕的琅嬛劍廬便稍微有些破落,除了蕭知南外,根本找不出第二個能夠獨當一面的劍修。
蕭知南身上所揹負的東西也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