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舉目皆敵的朝泗巷(第2/2頁)
章節報錯
青一是知曉這件事情的經過的,江聽雨自然也會清楚,這件事情原本的確只是一場年輕人的不甘心而生起的鬧劇,不足為道,但事情最終變成這樣,也是讓江聽雨意想不到。
“李夢舟的腦子轉得很快,在陸長歌尚未有所作為前,便把朱在天的死歸結到了陸長歌的身上,導致玄政司過早的介入,陸長歌被關進玄政司的大牢,但不落山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總要有一個說法。”
“李夢舟想要儘快解決掉陸長歌也是無可厚非,但他終究太年輕,很多事情沒有他想的那麼簡單,徐鶴賢能夠被他利用,不是因為他夠聰明,只是因為徐鶴賢沒有找到最好的時機,一旦某些地方出現紕漏,徐鶴賢的反擊就會開始了。”
正如江聽雨能夠知曉這些,但卻沒辦法拿出李夢舟確實這麼做了的證據,在只是一言之詞而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就會受到很多限制,而徐鶴賢但凡找到一絲的突破口,李夢舟就會被其打得很慘,因為他的一切行動看似很周密,但其實漏洞百出。
徐鶴賢開始的時候保持沉默,只是因為那些漏洞缺少足夠的證據,便只能任其發展,而現在,契機出現,徐鶴賢便沒理由再繼續保持沉默了。
皇帝陛下頗有些惆悵的說道:“最近都城裡發生了太多事情,山外修士的事情剛剛解決,這些小傢伙又要生事。”
“徐鶴賢終究還有自己的底線在,他暗地裡做的那些事情,朕便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現在他請旨要捉拿李夢舟,也是李夢舟犯事在前,朕只能同意,希望薛院長不會因此動怒,再把都城鬧得不可開交。”
江聽雨說道:“陸長歌是不落山的真傳弟子,現在被離宮劍院的弟子所殺,路中葙恐怕也不會善罷甘休,這場鬧劇看似是小一輩鬧出來的,但最終的關鍵全都在薛院長和路山主的身上,陛下只需要靜觀其變就好,只要他們不把事情鬧大,朝堂便不需要干預。”
皇帝陛下不置可否,他身子後傾,靠在椅背上,兩指輕柔眉間,說道:“飛羽在北燕境內,已經沒辦法再獲得更多的資訊,我姜國神將長時間呆在北燕境內,一旦被那些人察覺到,恐怕會生出不必要的事端,若再找尋不到韓一的下落,朕會讓他回來。”
江聽雨說道:“北燕是道宮的地界,在那裡修行強者數不勝數,飛羽神將雖然跨入了五境,可一旦被道宮的大物察覺到,也只能任其宰割,既然找尋不到韓一的下落,說明韓一可能已經不在北燕,繼續留在那裡暗查已經沒有必要。”
“我會吩咐天樞院在北燕的暗探繼續調查,飛羽神將繼續留在那裡會很危險,返程之途宜早不宜遲。”
皇帝陛下說道:“飛羽歸國之路需要有鎮守在姜燕邊境的狂神將接應,為避免發生意外,許可狂神將調兵入境。”
雖然姜國並不願和北燕開戰,但到了必要時候,鎮守邊境的神將也會第一時間拔刀,不願戰不代表怯戰,姜國的鐵騎時刻準備衝鋒而上,碾平敵軍。
......
朝泗巷。
李夢舟坐在藤椅上望著自家小院裡站著的那些玄政司甲士,又看著沐南手裡的那塊金字玉牌,見玉牌者如見皇帝陛下本人,那雖然不是聖旨,但也是相同的意思,若見到金字玉牌仍敢反抗,那就是蔑視皇權,嚴重者是殺頭的罪名。
雖然對於修行者而言,這金字玉牌沒有那麼大的威懾力,但金字玉牌所代表的皇帝陛下對修行者也有很大的制衡之力,除非是像薛忘憂那般強大的修行者,尋常的四境宗門見金字玉牌也要唯命是從。
只有五境宗門宗主級別的大人物才能和皇帝陛下平級對話,但也只是擁有拒絕的權力,尋常事件,也要聽從皇帝陛下的旨意行動。
沐南手持金字玉牌,便是拿到了殺手鐧,李夢舟只是離宮內院弟子而已,可沒有那麼大的能量敢無視金字玉牌。
但就這麼被沐南請去玄政司喝茶,李夢舟可不願意。
“張崇的事情暫且不說,你們懷疑我殺死了陸長歌,又有什麼證據?”
謝春風曾經在朝泗巷小院門外等著是不能作為李夢舟不在場證明的,跑出去修行的謊言已經被謝春風揭穿,若要再拿謝春風作為自己不在場的證明,一旦謝春風出現,就是真的很尷尬了。
陸長歌死在玄政司的大牢裡,而李夢舟又恰巧在那個時間不在朝泗巷,謝春風就算是白痴也能想到是怎麼回事。
沐南微笑著說道:“正是因為沒有證據,只是懷疑,所以才要請小李先生到玄政司走一趟,配合調查,我已經說得足夠清楚了,小李先生又何故找些不足為道的藉口呢,莫非是要拖延時間?”
李夢舟的確是想拖延時間。
現在並非意氣用事的時候,尤其是金字玉牌當前,他若是真的拔劍相向,後果恐怕是他承受不了的,這非是他有所顧忌或恐懼,而是不值當。
他拖延時間的目的是為了等到離宮劍院或是天樞院的人出現,亦或是不落山門的人出現,他想要把這場恩怨重新拉回到修行世界,那麼玄政司便沒有資格再介入。
至於殺害軍部裨將張崇這件事情,其實並不算什麼大事,以李夢舟離宮內院弟子的身份,張崇在朝堂裡的地位,真的只能算螻蟻般的存在,而如果離宮劍院態度足夠堅決,張崇也只能是白死,玄政司的手伸不進來,這件事情就會相對簡單一些。
沐南大概能夠猜到李夢舟的想法,他攥緊了手裡的長劍,說道:“我已經對待小李先生足夠客氣,但貌似小李先生並不是很把我當回事,我誠意要請小李先生到玄政司裡去喝茶,便莫要多耽誤時間,否則便不再是請。”
古詩嫣站在堂屋門口,她微靠著門框,握劍的右手也微微緊了緊,她本就不是姜國人,自然也不必守姜國人的規矩,但直接和玄政司的人動手,且是在金字玉牌前,終歸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哪怕姜國皇帝不會怪罪,她怕也不能繼續留在都城了。
但有時候某些事情不是你不願意,便不會發生,古詩嫣已經做好了準備。
李夢舟沉默不語。
就在他準備從藤椅上起身時,小院外有腳步聲響起,有著青衫的年輕弟子跨過門檻,為首的便是謝春風和謝寧兄弟倆。
不落山門的人到了。
雖然在凌晨時分,謝春風已經和李夢舟商量好,要把陸長歌從玄政司大牢裡救出來,但是計劃終究趕不上變化,陸長歌在玄政司大牢裡被刺殺的事情傳入謝春風的耳朵裡,讓他很是震驚,哪怕第一時間懷疑到李夢舟的身上是必然的事情,但他依舊有些不可置信。
此刻再看到李夢舟的那張臉,謝春風語氣裡頗有些憤怒,“你做的太過了些,我早該想到,昨天晚上你不在朝泗巷裡,肯定是去做了某些事情,但我當時沒有想到你會去玄政司大牢裡刺殺陸長歌,在那種情況下,你還答應我的提議,不得不說,你殺完人之後那平靜的模樣,很是可怕。”
在他的想法裡,李夢舟只是一個少年人,他從未真正把李夢舟看作與自己同輩,甚至是危險的人物,但經此事後,他不得不承認,李夢舟這個少年人的手段,當真狠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