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陌生而又熟悉的。

一直奔到山門腳下,他尚且不覺得多麼疲累,反而有一種酣暢的快感。

迎著朝陽初升,李夢舟越過白色石碑,抬眼便看到走在前面的瘦小身影。

能在這裡遇到的自然只有那昨日回都城家裡報喜的何崢嶸了。

李夢舟快走幾步,與何崢嶸並肩朝山上走著。

何崢嶸只是斜睨了他一眼,並未說話。

李夢舟顯然也沒有什麼話題可談的。

於是寂靜的山道上,兩個少年沉默無言,唯有那清脆的腳步聲愈漸愈遠。

沿著山道,一路見花見田見水影,雖然已經是第二次看見這番景緻,李夢舟依然忍不住有些感慨,似這等美妙仙境居然能夠出現在繁華喧鬧的姜國都城外。

進入離宮後,周圍便開始熱鬧起來。

師兄弟們互相揖手寒暄。

年輕的外院男弟子們穿著離宮統一的白色襟袍,女生則是月白色長裙,看起來更加清爽,青春朝勃的氣息鋪面而來。

昨日李夢舟與何崢嶸便已經領了衣裳,今早起來,為穿衣這件事情,李夢舟也是糾結了很長時間。

因為他是真的不太喜歡白色的衣服。

主要還是他膚色較常人略黑,穿著一身白實在不好看。

瞅著路過的師兄和身邊的何崢嶸,皆是一派白衣公子的俊俏模樣,李夢舟便更加鬱郁,他就好像鶴立雞群一般,總是那麼的不太得勁。

不時地還會有路過的師姐偷瞧他,然後掩嘴輕笑。

李夢舟當然不會自戀的以為是這些師姐都看上了他,這明顯是在看他的笑話。

他向來沒有好好的捯飭過自己,身上穿的衣服不名貴,頭髮也沒有經常打理,以前是隨性慣了,如今到了都城,又拜入了離宮劍院,在穿衣打扮上自然也不能再像以前一樣。

他那一頭黑髮只是隨意的用黑頭巾紮起來,不少髮絲都凌亂的支稜出來,若不是穿著離宮特別定製的名貴服飾,整個人便活像個乞丐。

他的面板乾澀,嘴唇也不是很紅潤,怎麼看也與旁邊的人格格不入,分明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但懊惱歸懊惱,李夢舟卻也不會被他人的眼光所影響,去刻意改變什麼,所以有師姐瞧他的時候,李夢舟也是很有禮貌的呲起牙齒,揮手打招呼。

別看他膚色略黑,但牙齒挺白。

離宮深處的鐘聲清幽響起,所有人不再交談,皆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白色襟袍的袂角被晨風拂起,頭巾和髮絲飛揚,竟莫名生出幾分出塵之感。

李夢舟很是滿意眼下的氣氛。

因為有新弟子入門,所以早課被劃分了多處,早已過了啟蒙的師兄、師姐,沒道理繼續跟新入門的師弟、師妹再重新聽一遍。

而針對於新入門的弟子,這第一堂課便是屬於大課,每一個習舍大約能夠容納三四十人,離宮外院弟子數百,按人數分出了多個習舍,分大課也分小課。

新入門的弟子只有七個人,雖然人少,但該講的道理也要講,該訓的話也要訓。

除了內院弟子由院長薛忘憂親自教導,外院裡也安排了很多教習,這些教習無一例外都是入了四境的強者。

而在一些小課上,當然也會有三境的教習,於學生而言,教習雖有強弱,但學習的知識並沒有高低之分,每一個教習都有不同的見解,就算是三境教習,也會有能講出連四境教習都歎為觀止的理論。

像沈霽月、何崢嶸這些剛剛入了遠遊境界乃至連遠遊都未入的李夢舟,三境承意教習的話當是至理名言,受用無窮的。

而因第一堂課是大課,所以講課的教習乃是四境的大修士,於李夢舟他們而言,更是滿懷憧憬。

修行世界有神通,分為啟蒙和感悟類兩種。

啟蒙神通自然便是教導新生的修行者如何真正瞭解到這個玄妙大門後的世界,如何更好的熟悉天地靈氣,悟性極佳者甚至不需要教習過多講述,便能很快理解。

而離宮劍院的感悟類神通便是《離劍經》,《離劍經》是專屬於劍修修煉的一門神通劍法,共分為六劍式:融雪式、照空流雲、三尺秋水、劍塵不染、氣動山河、離劍意殺。

據說連大師兄歐陽勝雪都尚未學會最後一式,而四師兄甯浩然也只是在劍塵不染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