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誰人,在做這樣的事情?!

那一句話,就彷彿是在整個人間九州,扔了無比巨大的一把火,哪怕只是為了談資亦或者是為了給當今的人皇辯駁,人們開始好奇地追尋著當今這【志在文景】的人皇在政期間的所作所為,終於是逐漸發現了些許的雞毛蒜皮。

諸多的問題越發匯聚,如同一捧火灑落於天下之間,逐漸有聲音流傳在外,當今皇帝所作所為,當年的諸多惡事,為了成為皇帝而不惜暗算自己的兄長,不惜以錦州萬萬人為代價,說當今皇帝為了斂財而頒佈的政令,說當今人皇為了長生而做下諸多事情。

九州四海,不過月餘,諸多的傳言便即沸反盈天。

其中多有來自於太子李暉麾下之通文館的預設和推動。

當今人皇命令麾下的親衛前去各處地方,殺死當年為國而斬的玄甲軍之事,也逐漸被拉扯出來,兵家魁首李翟預設,兵家憤怒之火自四海而升騰席捲於九州各地,更有人指出了人族和妖族大戰時期,邊關在關鍵時期失守,令人族失去了對妖族的優勢之說,也是人皇之預設。

一樁樁,一件件。

這些潛藏起來,被壓制在書卷卷宗之中,被潛藏在起來的事情在無數人的好奇之下,開始浮出水面,逐漸匯聚為了一件後世極為重要之事情。

每五年大考春試,全天下計程車子匯聚於京城參與考試,選拔人才。

只是這一次,為人所倡導,今此之春試,有七成士子的卷宗之上,皆是質問當年之事者,一件件一樁樁,如天下人皆怒,鋒芒直指人皇之身,喝罵之聲沖天,因參與之人過於多,難以責罰影響之力極大,幾乎直接連綿不絕,影響到了之後的變法,以及另兩件極大之事。

史家稱呼之為——

【春試上書】。

………………

“怎麼辦?人皇被廢了,那個太子好像打算和咱們聯手,但是卻又拔不出劍。”

“這,佛子該如何?!”

“不行,不行,吾要傳訊息給西天極樂世界,請文殊菩薩並南海觀世音大士,大勢至菩薩三位大菩薩親自來此!”

肥胖的僧人語氣隱隱焦躁。

中間那質樸僧人道:“不可,師兄!”

“有何不可?!”

質樸僧人道:“那道人似是道門之真仙,境界極高,一劍之下我們三個都不是對手,但是卻不曾殺我等,以其之力,裹挾大勢,又有大怒,卻劍下留情,若非是其乃是貫徹不殺戒律的道門修者,就是所圖謀甚大,要以我等為誘餌,引誘更多,此刻不宜如此!”

胖大僧人沉默,旋即不允。

仍傳訊於西天佛國。

詳敘諸事,以請求諸佛前來。

棋子輕輕落在棋盤上,面容清冷的女子稍微拉緊了下身上披著的披風,抬眸看著外面壓抑著的雲氣,聽秦王將今日發生的事情都說了一遍,怔怔失神許久,而後笑了笑道:“原來如此……道人麼?”

“威鳳覺得,這樣做是為什麼?”

秦王沉聲道:“……他是要罷黜人皇的話,已經罷黜了,而若是要殺他的話,只需要抬手拔出劍就可以一刀斬殺了他,弟弟覺得,他所圖謀者,遠遠要比起殺死人皇更大,讓天下人知道,恐怕只有一個可能性………”

秦王抬眸,看著李瓊玉,道:

“要在天下人面前殺他。”

“將其罪過公之於天下,令其身敗名裂,萬夫唾罵,而後斬之。”

“一城百姓,不夠。”

李瓊玉忽而想到了夢中那個匡扶天下一甲子的書生,許久後,嘆息道:“是這樣,但是還有一件事錯了,他還留下了一柄劍。”

女子手指白皙修長,捻起一枚棋子,道:

“以吾觀之,當是令天下萬民自己去找到這人皇之罪過,而後斬之。”

“死於道人劍下的話,只能夠斬殺這個人皇本身,本質上,不過是一強者闖禁殺皇,天下萬民未必會覺得這人皇有什麼過錯,甚至於哀而憐之;他要這賊子,死於悠悠蒼生之怒下,令其身死,名敗,為天下怒,為後人恥笑,而後讓其見到這一幕之後。”

李瓊玉的聲音頓了頓,手指拈著棋子按在棋盤上。

“斬首於南市刑場之上。”

秦王都緘默了下,他出身於皇族,知道對於皇家子弟來說,這是最不能夠忍受的事情,在其全盛時,天下英豪臣服於麾下,及其身死,身敗名裂,而死於罪犯身死之處,死尤不能得全屍,但是想到這皇帝做的諸多事情,仍舊是忍不住道:

“好!”

“這樣才是他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