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怨老師便是。”

“你的【道】已走到了現在,我本來打算,等待你一步一步走來,而後傳授你諸多神通。但是你的速度超過了我的預料,你的經歷也比起我本來預料的更為兇險,我活過了太長的時間,於我而言,不必說是數年,就連百年,也只是須臾之間。”

“你我之間,就像是才出門沒有多久,一回頭,卻已隱隱約約見到了你追趕來的身影。”

“你叫我如何不喜?如何不驚?”

“你今要歷劫而出,既已有了自己的法子,那麼老師也就不再多畫蛇添足。”

“否則的話,反而像是不相信你似的。”

“等到你破出此層層諸劫,吾自有一法傳你。”

少年道人訝異道:“老師的法?”

老者撫須,道:“是……”

“此法可以為最弱,也可說至強,自我傳道收徒授法,尚無人可以得之。”

“玉清,上清,亦不曾有。”

“而玄都,他雖是盡得了吾的丹法,卻是無緣我這神通,終究遺憾;是以,此法唯我知,你知,其為【一炁所化,衍二,化三】,我不知其名,隨你如何稱呼,只是此法對於境界的要求實在是太高,非悟道者不能入門。”

“便是無惑你,眼下其實還差一籌,才能修行。”

齊無惑明悟:

“一炁顯化,老師的這一門法,需要化三為二,化二為一,方才能入門。”

“既如此的話,逆修為修道長生,是否順著施展則是法,老師的神通,該是以一炁化二,復歸於三,是為【一炁化三】的手段,對嗎?”

老者似早已知道少年道人可以推斷出來,故只放聲大笑,撫須讚歎。

而後以極為勉勵的語氣道:“無惑無惑,勉力修行,待你此次歷劫歸來,吾之道法,便將傳你,雖說傳你,卻也非傳你,只名傳你而已,是為你做這【他山之石】罷了,老師等待著你有朝一日,做到你今日所說的境界,期待你有朝一日,創造出超越吾之法的手段。”

“那時,老師才最是覺得,你拜我為師,走入道途,固然幸也。”

“可是能收你為徒,引你入道,亦是吾之大幸。”

“不過說起來……”

“此法除去了【他山之石】的作用,五百年後,你或許還有用得著呢。”

老人的慈和眸子裡面,難得有幾份玩笑。

齊無惑微有怔住,想了想,實在是不知道老師在說什麼,只好回答道:

“老師微言大義,弟子有些聽不明白。”

微言大義?!

太上禁不住笑起來,可是任由少年道人如何好奇,如何詢問,卻也如方才之弟子保密時一樣,並不回答,只是道:“彼時你自是知道。”

“不過嘛,到時候老師可得你給另外兩個,帶一句話。”

齊無惑:“???”

太上看著自己這個難得露出少年懵懂的弟子,袖袍微翻卷,白髮白鬚,神色慈和溫緩,只微笑道:

“太上,便是如此傲慢。”

“爾等,又如何?”

這樣霸道的話語,從眼前這位老者的口中說出,卻讓少年道人都給鎮住了,眼睛瞪大,髮絲上落了寒梅,於是引得太上道祖放聲大笑起來,而看向那少年道人的目光之中,則盡是激賞。

這終究是我的弟子!

將承我衣缽。

與我並肩的弟子。

得徒如此,得友如此,為何不傲?!

想到那兩位五百年後將會露出何等有趣味的表情,縱然是心境上善若水,會有漣漪,但任何漣漪皆會平復的太上道祖,也是禁不住自心底而生出笑意來,覺得如此之未來,卻也是在波瀾壯闊,風起雲湧之際,有些趣味的。

老者引齊無惑明悟前路,立下他破劫之後,傳法之約。

看著這少年道人,微笑嘆息,緩緩消散,再不復見了。